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26  33


本技术涉及打印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1、打印机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衡量打印机好坏的指标有三项:打印分辨率,打印速度和噪声,打印机的种类很多,按打印元件对纸是否有击打动作,分击打式打印机与非击打式打印机,按打印字符结构,分全形字打印机和点阵字符打印机,按一行字在纸上形成的方式,分串式打印机与行式打印机,按所采用的技术,分柱形、球形、喷墨式、热敏式、激光式、静电式、磁式、发光二极管式等打印机。

2、现有技术中打印机的壳体多为螺丝固定结构,在需要对打印机内部零件进行更换时往往需要松动大量螺丝较为费时费力,不便于对打印机外壳的拆卸,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

4、还包括:

5、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侧板;

6、其中,第一侧板的四周对称开设有圆槽,四个所述圆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

7、其中,推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侧板靠近圆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框架。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框架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圆球,所述圆球的一侧与推杆贴合连接,所述圆球的另一侧贴合连接有第二限位框架,所述第二限位框架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与底板贴合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侧开设有第一v型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柱靠近第一v型开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贴合连接有述第二连接柱。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与第一限位槽贴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靠近第二限位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v型开口,所述第二v型开口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弹性块,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中心位置与第二侧板贴合连接,所述顶板靠近第二侧板的两侧与第一侧板贴合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内部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杆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底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贴合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拉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贴合连接有半球,所述半球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两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够便于侧板的安装与拆卸,可以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将打印机的外壳进行拆卸,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之间的对接,能够将顶板与第一侧板之间进行连接,利用弹性块与v型开口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将两个连接柱固定在一起,从而将顶板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按压推杆带动圆球在通孔内移动,利用圆球与第二限位框架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将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进行固定;

16、2.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实现转板的固定,避免灰尘进入打印机内部,通过转动杆带动半球转动,利用半球与连接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转板进行固定,利用第二弹簧的复原力的作用,从而使半球始终与连接块相贴合,能够对转板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包括固定机构(1),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框架(107)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通孔(108),两个所述通孔(10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圆球(109),所述圆球(109)的一侧与推杆(105)贴合连接,所述圆球(109)的另一侧贴合连接有第二限位框架(110),所述第二限位框架(110)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侧板(3),所述第二侧板(3)的底部与底板(101)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03)的顶部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11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11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v型开口(112),所述第一连接柱(111)靠近第一v型开口(1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3),所述第一限位槽(113)的内部贴合连接有述第二连接柱(1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柱(11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15),所述第二限位槽(115)的内部与第一限位槽(113)贴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114)靠近第二限位槽(11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v型开口(116),所述第二v型开口(116)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弹性块(117),所述第二连接柱(1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顶板(118),所述顶板(118)底部的中心位置与第二侧板(3)贴合连接,所述顶板(118)靠近第二侧板(3)的两侧与第一侧板(103)贴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第二凹槽(201),所述第二凹槽(201)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202),所述转板(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3),所述连接块(203)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2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5),所述转动杆(205)的内部开设有第四凹槽(206),所述第四凹槽(2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2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07)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208),所述固定套(208)的底部与连接块(20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208)的内部贴合连接有第二弹簧(209),所述第二弹簧(209)的一端与拉杆(207)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05)的一端贴合连接有半球(210),所述半球(210)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限位柱(211),所述限位柱(211)的两端与连接块(20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壳体结构,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的四周对称开设有圆槽,四个所述圆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侧板靠近圆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框架,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够便于侧板的安装与拆卸,可以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将打印机的外壳进行拆卸,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之间的对接,能够将顶板与第一侧板之间进行连接,利用弹性块与V型开口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将两个连接柱固定在一起,从而将顶板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阳,罗国雄,李莎莎,邓训途,吴立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1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