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

专利2024-12-27  31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培育,具体为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1、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而在培育新品食用菌时,需要配合使用培育箱进行温度控制,而现有的食用菌培育装置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2、而市面上广泛使用的食用菌培育装置多数将食用菌放入内置的恒温室内进行培育,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部分食用菌培育温度不同,导致培育室内的温度与外界温度出现较大偏差,导致观察窗口表面容易凝结水雾,从而影响工作人员对食用菌培育状况进行观察,而打开恒温室容易影响恒温室内部温度,导致食用菌生产情况出现变化,从而增加观察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包括培养设备壳体、安装在培养设备壳体底端的移动底盘、固定在培养设备壳体两侧的推把和安装在培养设备壳体上端的两组恒温室,两组所述恒温室外部皆安装有密封门板,所述密封门板上皆设置有观察窗,两组所述恒温室之间开设有活动内槽,所述活动内槽内固定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外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滑套,所述导向滑杆外部缠绕有复位弹簧一,所述导向滑套两侧皆通过侧连杆连接有安装套,两组所述安装套内皆安插有横杆,两组所述横杆外部皆安装有百洁布,所述活动内槽前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导向滑套前端外壁固定有拉把一,所述拉把一贯穿于通槽内部,所述通槽下端安装有定位组件,两组所述密封门板皆通过定位组件进行位置固定。

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套筒、活动块、定位杆、拉把二、定位孔和复位弹簧二,所述通槽下方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安装有两组活动块,两组所述活动块相背一端皆安装有定位杆,且两组活动块前端外壁皆安装有拉把二,两组所述密封门板相对一端皆开设有定位孔,两组所述定位杆端部皆可插入定位孔内,两组所述活动块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二。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通槽内壁两侧皆安装有密封胶条。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一两端分别连接于导向滑套底端外壁和活动内槽底端内壁,所述导向滑套通过复位弹簧一与活动内槽内壁形成弹性连接。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拉把一端部安装有圆球状凸起,且拉把一外壁进行磨面处理。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两组所述百洁布外壁皆与密封门板上的观察窗外壁相贴合。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两组所述活动块外壁与套筒内壁充分贴合,两组所述活动块皆与套筒形成滑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组恒温室之间安装有可升降的导向滑套,并让导向滑套两侧安装有百洁布,当需要对密封门板上的观察窗外壁的水雾进行清理时,可向下拉动拉把一,让导向滑套带动两组侧连杆沿导向滑杆向下滑动,复位弹簧一受到导向滑套的挤压形变蓄力,同时两组侧连杆带动横杆上的百洁布沿观察窗外壁向下移动,让两组百洁布在移动过程中对观察窗外壁的水雾进行快速清理,从而便于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观察窗对恒温室内部的食用菌培育情况进行实时观察,有效降低观察难度,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通槽下端安装有套筒,并在套筒内部安装有两组可横移的活动块,可拉动活动块外部的拉把二,让活动块带动定位杆沿套筒内部进行横移,并在复位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让定位杆能够快速进入或离开密封门板外部的定位孔内,让定位杆能够快速形成或解除对密封门板的转向限位作用,便于密封门板的打开和关闭,进一步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包括培养设备壳体(1)、安装在培养设备壳体(1)底端的移动底盘(2)、固定在培养设备壳体(1)两侧的推把(3)和安装在培养设备壳体(1)上端的两组恒温室(4),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恒温室(4)外部皆安装有密封门板(5),所述密封门板(5)上皆设置有观察窗(6),两组所述恒温室(4)之间开设有活动内槽(7),所述活动内槽(7)内固定有导向滑杆(8),所述导向滑杆(8)外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滑套(9),所述导向滑杆(8)外部缠绕有复位弹簧一(22),所述导向滑套(9)两侧皆通过侧连杆(10)连接有安装套(11),两组所述安装套(11)内皆安插有横杆(12),两组所述横杆(12)外部皆安装有百洁布(13),所述活动内槽(7)前端开设有通槽(14),所述导向滑套(9)前端外壁固定有拉把一(15),所述拉把一(15)贯穿于通槽(14)内部,所述通槽(14)下端安装有定位组件,两组所述密封门板(5)皆通过定位组件进行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套筒(17)、活动块(18)、定位杆(19)、拉把二(20)、定位孔(21)和复位弹簧二(23),所述通槽(14)下方安装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内部安装有两组活动块(18),两组所述活动块(18)相背一端皆安装有定位杆(19),且两组活动块(18)前端外壁皆安装有拉把二(20),两组所述密封门板(5)相对一端皆开设有定位孔(21),两组所述定位杆(19)端部皆可插入定位孔(21)内,两组所述活动块(18)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二(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4)内壁两侧皆安装有密封胶条(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一(22)两端分别连接于导向滑套(9)底端外壁和活动内槽(7)底端内壁,所述导向滑套(9)通过复位弹簧一(22)与活动内槽(7)内壁形成弹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把一(15)端部安装有圆球状凸起,且拉把一(15)外壁进行磨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百洁布(13)外壁皆与密封门板(5)上的观察窗(6)外壁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活动块(18)外壁与套筒(17)内壁充分贴合,两组所述活动块(18)皆与套筒(17)形成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包括培养设备壳体、安装在培养设备壳体底端的移动底盘、固定在培养设备壳体两侧的推把和安装在培养设备壳体上端的两组恒温室。通过在两组恒温室之间安装有可升降的导向滑套,并让导向滑套两侧安装有百洁布,当需要对密封门板上的观察窗外壁的水雾进行清理时,可向下拉动拉把一,让导向滑套带动两组侧连杆沿导向滑杆向下滑动,复位弹簧一受到导向滑套的挤压形变蓄力,同时两组侧连杆带动横杆上的百洁布沿观察窗外壁向下移动,让两组百洁布在移动过程中对观察窗外壁的水雾进行快速清理,从而便于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观察窗对恒温室内部的食用菌培育情况进行实时观察,有效降低观察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孝瑶,党延照,李欢,姬晓娜,朱春雅,马长志,李国强,魏秀武,袁成文,马腾飞,赵自杰,张心悦,魏浩然,李艺鑫,韩莹,刘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城建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103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1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