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28  54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控机床都是通过单独的油泵抽取油箱中的油液经过冷冻机冷却后再通过管路输出到指定的润滑点位置,由于数控机床驱动主轴的传动齿轮都是浸泡在齿轮箱的油液中的,可以保证齿轮之间的润滑性,从而确保传动效果,但是数控机床传动齿轮在不间断工作运行下时间久了会导致油温升高而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并且随着油温的升高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机床运行,导致数控机床加工产品的精度不稳定。

2、为了确保数控机床的有效运行,保证生产加工精度,通常利用油冷机将冷却后的洁净油液不间断向机床中指定润滑点特别是易产生高温的齿轮箱内输送冷却的油液,降低机床设备的运行温度,而数控机床中升温后的油液会通过泄油孔流入机床床体的底腔中,实现油液的更替;由于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屑,部分废屑会掉入机床床体的底腔中与泄出的油液混合,影响油液再次循环,因此这些混合有废屑的油液会通过泵浦抽出,这种工作方式对油液的耗费比较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数控机床中油液循环利用且有效对油液降温后再次输送到机床指定润滑点位置的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包括机床本体和设置在机床本体一侧的油箱,所述机床本体内具有集油腔体,对应油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集油腔体内外连通的排油口和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高度高于排油口的高度,排油口靠近集油腔体底部的位置,所述油箱由并列连接的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组成;所述第一油箱内设置有过滤腔,第二油箱内设置有汇油腔,所述过滤腔和汇油腔相互连通,过滤腔内靠近汇油腔的部位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油箱上对应机床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相互连通的第一回油口,所述第一回油口通过回油管路与所述排油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油箱的顶部设置有油冷机,对应机床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汇油腔内外连通的吸油口,所述吸油口通过回油管路与油冷机上的第二回油口相互连接,油冷机上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路与所述进油口相互连接。

4、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过滤网左右平行,其一端与过滤腔的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对应的壁面之间具有间距,方便油液流动。

5、作为优选,所述挡板具有两块,由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并列构成,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前后错位设置,之间具有间距。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回油口具有两个,水平方向并列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回油口均位于过滤网的同侧。

7、作为优选,所述排油口上设置有手动阀门,所述第一回油口与所述手动阀门相互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油箱呈矩形结构,其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万向轮。

9、作为优选,所述集油腔体底面呈倾斜状,其倾斜角度a为1°,所述排油口对应集油腔体最低点的位置。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箱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相互连通的第一泄油口;所述第二油箱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汇油腔相互连通的第二泄油口。

11、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腔顶部靠近汇油腔的部位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夹板,所述夹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油箱的两端,所述过滤网竖向嵌设在两根夹板之间。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油箱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汇油腔相互连通的注油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可以将泄流到机床本体集油腔中的油液再次自动流送到油箱内,并通过油箱过滤后再次通过油冷机冷却送入数控机床上的指定润滑点,油箱能够将油液中掺入的废屑过滤掉,保证油液再次循环利用的安全性,有效实现冷却油液的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数控机床的生产加工成本,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包括机床本体(1)和设置在机床本体(1)一侧的油箱(2),所述机床本体(1)内具有集油腔体(11),对应油箱(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集油腔体(11)内外连通的排油口(12)和进油口(13),所述进油口(13)的高度高于排油口(12)的高度,排油口(12)靠近集油腔体(11)底部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2)由并列连接的第一油箱(21)和第二油箱(22)组成;所述第一油箱(21)内设置有过滤腔(211),第二油箱(22)内设置有汇油腔(221),所述过滤腔(211)和汇油腔(221)相互连通,过滤腔(211)内靠近汇油腔(221)的部位设置有过滤网(215),所述第一油箱(21)上对应机床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211)相互连通的第一回油口(212),所述第一回油口(212)通过回油管路与所述排油口(12)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油箱(22)的顶部设置有油冷机(3),对应机床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汇油腔(221)内外连通的吸油口(222),所述吸油口(222)通过回油管路与油冷机(3)上的第二回油口(31)相互连接,油冷机(3)上的出油口(32)通过进油管路与所述进油口(13)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211)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过滤网(215)左右平行,其一端与过滤腔(211)的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对应的壁面之间具有间距,方便油液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具有两块,由第一挡板(213)和第二挡板(214)并列构成,所述第一挡板(213)和第二挡板(214)前后错位设置,之间具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口(212)具有两个,水平方向并列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回油口(212)均位于过滤网(215)的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口(12)上设置有手动阀门(14),所述第一回油口(212)与所述手动阀门(14)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2)呈矩形结构,其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万向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腔体(11)底面呈倾斜状,其倾斜角度a为1°,所述排油口(12)对应集油腔体(11)最低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箱(21)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211)相互连通的第一泄油口(217);所述第二油箱(22)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汇油腔(221)相互连通的第二泄油口(2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211)顶部靠近汇油腔(221)的部位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夹板(216),所述夹板(2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油箱(21)的两端,所述过滤网(215)竖向嵌设在两根夹板(216)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箱(22)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汇油腔(221)相互连通的注油器(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包括机床本体和油箱,所述机床本体内具有集油腔体,对应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排油口和进油口;所述油箱由并列连接的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组成;所述第一油箱内设置有过滤腔,第二油箱内设置有汇油腔,所述过滤腔和汇油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油箱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口,第一回油口通过回油管路与排油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油箱的顶部设置有油冷机,一侧设置有吸油口,所述吸油口通过回油管路与油冷机上的第二回油口相互连接,油冷机上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路与进油口相互连接。这种数控机床自然回油机构能够实现油液再次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数控机床的生产加工成本,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李建,程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油机机械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2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