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28  29


本技术涉及工业测温,具体为一种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1、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及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可输入算法应用,使测温装置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提升测温装置的检测精度。

2、现有的热电偶与数据显示集成盒上的端口进行连接后,可通过显示仪表查看各个热电偶端的实时温度状况,提升温度检测的便捷性,但是,热电偶的接线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线路松脱、线路接触不良,导致测量数据不精准的情况,目前对接线端的防护结构较为薄弱,降低了对接线端的防护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以解决热电偶的接线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线路松脱、线路接触不良,导致测量数据不精准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包括测温装置主体,所述测温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热电偶接线端,所述热电偶接线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板和固定板。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对防护框架的安装稳固效果,此时,热电偶和热电偶接线端被压紧在两个防护框架的内部,给予热电偶较强的安装强度,防止热电偶接线端出现松脱的情况。

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通过滑杆滑动连接有防护框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热电偶与热电偶接线端进行连接时,首先,将防护框架通过滑杆转动滑移至测温装置主体的外侧,有利于提高热电偶的安装便捷性。

6、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防护框架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防护框架为塑料材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使防护框架进行角度转动,提高防护框架的使用便捷性,有利于将热电偶防护在防护框架的内侧。

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框架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与卡槽相卡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下按压防护框架,致使卡齿与卡槽相卡合,有利于提高防护框架的结构强度。

10、进一步的,所述卡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槽沿防护框架的高度线呈等距线性排布,所述防护框架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卡线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使卡齿与不同卡槽相卡合连接,有利于根据不同热电偶的安装条件,调节防护框架的高度尺寸,及防护框架对热电偶的压紧强度。

12、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框架的顶部设置有集线机构,所述集线机构包括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盖帽,所述盖帽的顶端呈圆锥形结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多根热电偶贯穿螺纹套筒和盖帽,接着,使盖帽与螺纹套筒的螺纹连接,利用盖帽顶部的圆锥形结构,将多个弹簧片向内侧靠近,并对多根热电偶进行夹紧操作,有利于对多根热电偶进行集线操作,提升热电偶的整理便捷性。

14、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筒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弹簧片,多个弹簧片沿螺纹套筒的中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布。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个弹簧片对多根热电偶进行压紧操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对热电偶的防护性,提升对热电偶的压紧防护效果。

16、进一步的,所述测温装置主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的下方设置有操控按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液晶面板观察各个热电偶端头的温度测量数据,通过操控按钮进行详细数据的查看,有利于提高测温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框架、安装板和固定板,首先,将外界的热电偶与测温装置主体顶部的热电偶接线端进行安装连接,接着,将两侧的防护框架相扣合,同时,将热电偶放置进卡线槽的内部,然后,向下按压防护框架,致使卡齿与卡槽相卡合,提高对防护框架的安装稳固效果,此时,热电偶和热电偶接线端被压紧在两个防护框架的内部,给予热电偶较强的安装强度,防止热电偶接线端出现松脱的情况,提高对热电偶及热电偶接线端的防护性;

20、首先,将多根热电偶贯穿螺纹套筒和盖帽,接着,使盖帽与螺纹套筒的螺纹连接,利用盖帽顶部的圆锥形结构,将多个弹簧片向内侧靠近,并对多根热电偶进行夹紧操作,有利于对多根热电偶进行集线操作,提升热电偶的整理便捷性,同时可提高两侧防护框架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温装置主体(1),所述测温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热电偶接线端(4),所述热电偶接线端(4)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安装板(501)和固定板(5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0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502),所述滑槽(502)的内部通过滑杆(503)滑动连接有防护框架(5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03)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防护框架(504)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防护框架(504)为塑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504)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卡槽(507),所述固定板(505)的顶端设置有卡齿(506),所述卡齿(506)与卡槽(507)相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07)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槽(507)沿防护框架(504)的高度线呈等距线性排布,所述防护框架(504)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卡线槽(50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504)的顶部设置有集线机构(6),所述集线机构(6)包括螺纹套筒(601),所述螺纹套筒(60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盖帽(603),所述盖帽(603)的顶端呈圆锥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601)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弹簧片(602),多个弹簧片(602)沿螺纹套筒(601)的中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主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液晶面板(2),所述液晶面板(2)的下方设置有操控按钮(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抗干扰式测温装置,涉及工业测温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测温装置主体,所述测温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热电偶接线端,所述热电偶接线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板和固定板,本技术通过防护框架和固定板,首先,将外界的热电偶与测温装置主体顶部的热电偶接线端进行安装连接,接着,将两侧的防护框架相扣合,同时,将热电偶放置进卡线槽的内部,然后,向下按压防护框架,致使卡齿与卡槽相卡合,提高对防护框架的安装稳固效果,此时,热电偶和热电偶接线端被压紧在两个防护框架的内部,给予热电偶较强的安装强度,防止热电偶接线端出现松脱的情况,提高对热电偶及热电偶接线端的防护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宜红,姚桂成,郭立京,蔡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硅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2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