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28  29


本技术属于生产运输带,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1、在企业生产中,生产流水线的出现为手工制造业完成了半自动化,加快了生产加工的速度,但是想要完成产品的输送,那就不能不运用到生产运输带。

2、生产运输带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了快捷,它操作安全简略,能节省人力物力,下降人工操作,提升生产效率。

3、但是现有的运输带在工作时,无法根据输送产品的尺寸调节更换输送带的宽度,因此在运输尺寸较大的产品时,容易导致产品从运输带的顶部滑落,所以实用性较差,无法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包括支架、运输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支架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支架的顶部,所述横杆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两侧底座,所述运输机构设置于支架的顶部,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横杆的底部;

3、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方杆、固定件、带轮、电机、输出杆、输出轮、皮带、输送辊、转动辊和传输带,所述右侧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方杆,所述固定件通过轴承连接于方杆的一端,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后侧,所述带轮固定连接于方杆的另一端,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支架的内侧,所述输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电机前侧的输出端,所述输出杆的另一端贯穿至支架的前侧,所述输出轮固定连接于输出杆的前侧,所述皮带分别套设于输出轮和带轮的凹槽,所述输送辊套设于方杆的表面且通过轴承连接于右侧底座的内侧,所述转动辊通过轴承连接于左侧底座的内侧,所述传输带分别套设于输送辊和转动辊的表面;

4、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板、电动伸缩杆、圆轴、长杆和转杆,所述支板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内侧,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安装于支架顶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与后侧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圆轴固定连接于支架的顶部,所述长杆通过轴承连接圆轴的表面,所述转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长杆的两端,所述转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两个横杆的底部。

5、优选的,所述右侧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大于方杆的直径。

6、优选的,所述横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7、优选的,所述方杆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输送辊的内侧。

8、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数量有两个,且均匀安装在支板的顶部,所述电动伸缩杆分别位于长杆的两侧。

9、优选的,所述输送辊和转动辊的外侧直径大于内侧直径,所述输送辊和转动辊配合使用。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1、1.该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通过设置支架、运输机构和调节机构,当需要运行输送带时,可以先启动电机,电机运行会带动输出杆和输出轮转动,输出轮转动会通过皮带带动带轮转动,带轮转动会带动方杆在底座的内部转动,方杆转动同时会带动套设连接的输送辊转动,输送辊转动即可通过传输带带动转动辊转动,当输送辊和转动辊转动同时传输带也可以在其表面转动,由此可以将传输带上的物品进行输送,而当需要调节输送带的宽度时,可以先将传输带取下,然后再启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运行会推动后侧的横杆向后移动,同时后侧的横杆向后移动会通过转杆带动长杆在圆轴的表面转动,当长杆转动会通过另一端的转杆带动前侧的横杆向前移动,当横杆同时向外侧移动时,即可带动底座、输送辊和转动辊移动,同时会使输送辊在方杆的表面滑动,由此可以调整输送带的台面宽度,当调节好之后再将适配的传输带安装在输送辊和转动辊的表面,从而可以根据输送产品的尺寸调节更换输送带的宽度,从而提高其实用性。

12、2.该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当电动伸缩杆推动横杆移动时,横杆会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不仅可以限制横杆作直线运行,还能对横杆进行辅助限位,从而使其稳定地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包括支架(1)、运输机构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横杆(2),所述横杆(2)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支架(1)的顶部,所述横杆(2)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两侧底座(3),所述运输机构设置于支架(1)的顶部,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横杆(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底座(3)的内部开设有孔洞(19),所述孔洞(19)的直径大于方杆(4)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0),所述支架(1)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块(20)配合使用的滑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杆(4)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22),所述限位环(22)位于输送辊(11)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5)的数量有两个,且均匀安装在支板(14)的顶部,所述电动伸缩杆(15)分别位于长杆(17)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11)和转动辊(12)的外侧直径大于内侧直径,所述输送辊(11)和转动辊(12)配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生产运输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产线调节机构,包括支架、运输机构和调节机构,支架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横杆,横杆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支架的顶部,横杆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运输机构设置于支架的顶部,调节机构设置于横杆的底部;运输机构包括方杆、固定件、带轮、电机、输出杆、输出轮、皮带、输送辊、转动辊和传输带,右侧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方杆,固定件通过轴承连接于方杆的一端。解决了现有的运输带在工作时,无法根据输送产品的尺寸调节更换输送带的宽度,因此在运输尺寸较大的产品时,容易导致产品从运输带的顶部滑落,所以实用性较差,无法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孙康静,尹洪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枫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2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