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集装箱运输车,尤其涉及一种副车架、集装箱装卸装置及集装箱运输车。
背景技术:
1、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在内陆地区主要采用公路半挂车进行运输。集装箱装卸方面,集装箱装卸装置对集装箱进行装卸时,首先需要对集装箱进行抓取,再通过集装箱装卸装置将抓取的集装箱搬运至集装箱运输车体上。一般在集装箱运输车的底盘上安装副车架,运输集装箱时,将集装箱支撑放置于副车架上,在集装箱装卸过程中,集装箱会与副车架发生滑动摩擦,容易造成集装箱损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副车架,尽可能避免在集装箱装卸过程中造成集装箱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副车架、集装箱装卸装置及集装箱运输车,能够尽可能避免在集装箱装卸过程中造成集装箱损坏。
2、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包括托架主体,所述托架主体的尾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座和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座上的第一滚筒,所述第一导向座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托架主体上。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4、上述的副车架,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座上并排可水平转动安装有多个所述滚筒。
5、上述的副车架,进一步地,所述托架主体的头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座和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座上的第二滚筒,所述第二导向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托架主体上。
6、上述的副车架,进一步地,所述托架主体的尾部两侧均设有第三导向机构,所述第三导向机构包括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所述第三滚筒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托架主体上,所述第四滚筒倾斜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托架主体上,两个所述第四滚筒的轴线形成v形结构。
7、上述的副车架,进一步地,所述托架主体包括两根平行布设的支撑梁,两根所述支撑梁之间通过多根横梁固定相连。
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集装箱装卸装置,所述集装箱装卸装置包括如上述的副车架。
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集装箱运输车,所述集装箱运输车具有如上述的集装箱装卸装置。
10、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副车架、集装箱装卸装置及集装箱运输车,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将该副车架安装于集装箱运输车的底盘上,在集装箱装卸装置将抓取的集装箱搬运至副车架上的过程中,集装箱的底面会与第一导向机构的第一滚筒接触,集装箱相对于副车架运动,第一滚筒同步相对于第一导向座转动,即实现集装箱相对于副车架发生滚动摩擦,从而尽可能避免在集装箱装卸过程中造成集装箱损坏,同时由于集装箱会相对于副车架发生角度变化,因此,第一导向座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托架主体上,使得第一导向座对集装箱的转动而转动。
1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1.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包括托架主体,所述托架主体的尾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座和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座上的第一滚筒,所述第一导向座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托架主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上并排可水平转动安装有多个所述滚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主体的头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座和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座上的第二滚筒,所述第二导向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托架主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主体的尾部两侧均设有第三导向机构,所述第三导向机构包括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所述第三滚筒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托架主体上,所述第四滚筒倾斜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托架主体上,两个所述第四滚筒的轴线形成v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主体包括两根平行布设的支撑梁,两根所述支撑梁之间通过多根横梁固定相连。
6.一种集装箱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装卸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
7.一种集装箱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运输车具有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装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