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水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05  21


本技术涉及羽绒水洗,具体涉及一种羽绒水洗装置。


背景技术:

1、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具有产生保温的功能,刚收购过来的羽绒,一般都会有杂质、灰尘、细菌以及一些刺激性异味,因此在进行加工前需要对羽绒进行清洗。

2、现有的用于羽绒加工清洗的水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羽绒通常置于清洗箱中进行搅拌清洗,清洗后的羽绒堆积于水洗设备中,由于搅拌杆的阻挡,工作人员不易从水洗设备中取出清洗完成的羽绒,大量羽绒清洗作业时,降低了清洗效率,使用效果不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羽绒水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不易从水洗设备中取出清洗完成的羽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羽绒水洗装置。

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羽绒水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有u形板,且底板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有外桶,还包括:

3、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底板的上方;

4、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对称转动连接于u形板的两个螺纹轴,两个所述螺纹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且两个螺纹轴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移动块,四个所述移动块的上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杆,四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上侧固定有内桶,所述外桶的顶部安装有高压水泵,且外桶的内顶壁固定有环形管,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环形管连通,所述环形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喷头。

5、优选的,所述u形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螺纹轴固定,两个所述螺纹轴的一端均固定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6、优选的,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均贯穿滑动连接有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均分别与u形板的两个内侧壁固定。

7、优选的,所述外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搅拌杆。

8、优选的,所述外桶和承托板的两端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且外桶和承托板位于同一端的安装孔通过螺栓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承托板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内桶的内底部设置有滤网。

10、优选的,所述外桶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外桶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桶和外桶,清洗完成后的羽绒堆积在内筒中,螺纹轴转动带动两端的移动块相互远离,通过连杆带动承托板向下移动,承托板带动内桶从外桶中脱出,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内桶内部堆积的羽绒,提高下料效率;

13、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压水泵向外桶内输送高压水流,利用高压水将附着在外箱内壁上的羽绒冲落,使之堆积在内桶中,提高羽绒清洗后的实际出产率,避免残留在外箱的羽绒降低了实际羽绒产出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羽绒水洗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侧固定有u形板(2),且底板(1)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架(101),所述安装架(101)的一侧固定有外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水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螺纹轴(4)固定,两个所述螺纹轴(4)的一端均固定有皮带轮(13),两个所述皮带轮(13)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水洗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移动块(5)的底部均贯穿滑动连接有导向板(14),两个所述导向板(14)的两端均分别与u形板(2)的两个内侧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水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3)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有搅拌杆(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水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3)和承托板(7)的两端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7),且外桶(3)和承托板(7)位于同一端的安装孔(17)通过螺栓(18)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水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7)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9),所述出水管(19)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内桶(8)的内底部设置有滤网(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水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3)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21),所述外桶(3)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羽绒水洗装置,涉及羽绒水洗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有U形板,且底板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有外桶,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底板的上方;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对称转动连接于U形板的两个螺纹轴,两个所述螺纹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且两个螺纹轴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移动块;本技术通过设置内桶和外桶,清洗完成后的羽绒堆积在内筒中,螺纹轴转动带动两端的移动块相互远离,通过连杆带动承托板向下移动,承托板带动内桶从外桶中脱出,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内桶内部堆积的羽绒,提高下料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中丽,李大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六安市华伟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4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4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