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06  27


本技术涉及毒素检测,具体为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1、野生菌生长在海拔2000--4000米,地形地貌复杂的立体气候地,云南野生食用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九十六个属、约二百五十种,野生菌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其中含有剧毒的野生菌也有很多种类,为了避免野生菌中毒,因此需要对野生菌的毒素进行检测。

2、然而,目前的检测装置对野生菌毒素检测时,不能使野生菌与试剂充分的融合,进而会影响测试的结果,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目前的检测装置对野生菌毒素检测时,不能使野生菌与试剂充分的融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表面一端设有切块装置,所述切块装置包括切块箱,所述切块箱固定安装在操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切块箱内设有两组刀片,所述切块箱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操作台上表面位于切块箱的一侧设有托盘,所述操作台上表面远离切块装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检测仪,所述操作台下表面设有双向转动机构,所述双向转动机构包括两个齿板,两个所述齿板均滑动安装在操作台的下表面,所述操作台下表面为偶遇双向转动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机构。

3、优选地,所述操作台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齿板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所述操作台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

4、优选地,所述切块箱内转动安装有两个转轴,两组所述刀片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轴的表面,所述转轴与刀片相互配合,所述切块箱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阻尼滑动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切块箱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传动安装有皮带,所述皮带与第一电机相互配合,所述皮带的另一端传动安装在另一个转轴的一端。

5、优选地,所述托盘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操作台并转动安装在操作台内,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托盘的两侧均螺纹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夹块,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夹块连接,两个所述齿板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相互配合,两个所述齿板分别于齿轮的两侧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齿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架内,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传动安装在驱动环内。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7、1、通过第一电机与其中一个转轴与皮带的相互配合,使第一电机带着转轴和皮带转动,然后通过皮带与另一个转轴的相互配合,使皮带驱动另一个转轴转动,进而使两个转轴同步转动,从而使两个转轴带着两组刀片同步转动,通过两组刀片对野生菌进行切块,使野生菌切成小块,进而便于试剂与野生菌融合;

8、2、通过第二电机与驱动轴的相互配合,使第二电机带着驱动轴转动,进而使驱动轴带着连接杆一端的驱动块转动,然后通过驱动块与驱动环的相互配合,使驱动块带着驱动环往复滑动,从而使驱动环带着其中一个齿板往复滑动,然后通过齿板与齿轮的相互配合,使齿板带着齿轮往复转动,进而使齿轮带着转动轴一端的托盘往复转动,进而使托盘带着试剂瓶往复转动,使试剂瓶内的试剂与野生菌往复转动,从而能够提高试剂与野生菌融合的速度,进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一端设有切块装置(2),所述切块装置(2)包括切块箱(21),所述切块箱(21)固定安装在操作台(1)的上表面,所述切块箱(21)内设有两组刀片(221),所述切块箱(21)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机构(3),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位于切块箱(21)的一侧设有托盘(4),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远离切块装置(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检测仪(11),所述操作台(1)下表面设有双向转动机构(5),所述双向转动机构(5)包括两个齿板(51),两个所述齿板(51)均滑动安装在操作台(1)的下表面,所述操作台(1)下表面位于双向转动机构(5)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机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2),两个所述齿板(51)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12)内,所述操作台(1)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块箱(21)内转动安装有两个转轴(22),两组所述刀片(221)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轴(22)的表面,所述转轴(22)与刀片(221)相互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块箱(21)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11),所述第一滑槽(211)内阻尼滑动安装有收集盒(23),所述收集盒(23)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231),所述第一滑块(231)与第一滑槽(211)相互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固定安装在切块箱(2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31)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转轴(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1)输出端传动安装有皮带(311),所述皮带(311)与第一电机(31)相互配合,所述皮带(311)的另一端传动安装在另一个转轴(22)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轴(41),所述转动轴(41)的一端贯穿操作台(1)并转动安装在操作台(1)内,所述转动轴(4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411),所述托盘(4)的两侧均螺纹安装有丝杆(42),所述丝杆(42)的一端设有夹块(421),所述丝杆(4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夹块(42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齿板(51)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511),所述第二滑块(511)与第二滑槽(12)相互配合,两个所述齿板(51)分别于齿轮(411)的两侧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齿板(5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环(51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61),所述第二电机(61)固定安装在固定架(13)内,所述第二电机(61)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62),所述驱动轴(6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63),所述连接杆(6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块(631),所述驱动块(631)传动安装在驱动环(512)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对野生菌毒素检测分析装置,涉及毒素检测技术领域;而本技术包括操作台,通过第一电机与其中一个转轴与皮带的相互配合,使第一电机带着转轴和皮带转动,使皮带驱动另一个转轴转动,从而使两个转轴带着两组刀片同步转动,通过两组刀片对野生菌进行切块,进而便于试剂与野生菌融合,通过第二电机与驱动轴的相互配合,使第二电机带着驱动轴转动,进而使驱动轴带着连接杆一端的驱动块转动,使驱动块带着驱动环往复滑动,从而使驱动环带着其中一个齿板往复滑动,然后通过齿板与齿轮的相互配合,进而使齿轮带着转轴一端的托盘往复转动,进而使托盘带着试剂瓶往复转动,从而能够提高试剂与野生菌融合的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林,彭珍华,马雪涛,冯云利,王亚琴,陈明瑶,杨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102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4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