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池冷却,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冷户外柜。
背景技术:
1、随着世界能源日趋紧张,新能源技术飞速发展,在储能领域,锂电池因其具有高密度、高储能率、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在储能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锂电池对工作温度要求严苛,特别是高温环境下,存在一定热失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锂电池进行热管理。
2、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风冷户外柜对锂电池进行冷却,现有的风冷户外柜包括机柜、设置于机柜的腔体内的多个风机、以及设置于机柜外的空调,电池包设置于腔体内,空调的出风口和回风口均与机柜的腔体连通,空调流出的冷却气体通过出风口流入腔体内,再通过风机调节气体在腔体内的流向,从而使之对电池包进行冷却。虽然,现有风冷户外柜可以达到散热目的,但是每个电池包至少配置有一个风机,风冷户外柜的功耗很大,造成功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风冷户外柜功耗大,耗能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风冷户外柜。
2、一种风冷户外柜,所述风冷户外柜包括:
3、机柜,包括隔间,所述隔间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机柜的高度方向;
4、支架组件,设置于所述隔间内,所述支架组件用于承载电池包,所述支架组件和所述第一端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支架组件和所述第二端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5、冷却件,安装在所述机柜的外侧壁上,所述冷却件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且均位于所述外侧壁的安装区域内,以使所述冷却件的部分气流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并返回至所述冷却件中,其中,所述安装区域为所述外侧壁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壁一侧的区域。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的导风件,所述导风件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接,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向背离所述冷却件的方向延伸,所述另一端与所述隔间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以使经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三间隙流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机柜的宽度方向。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呈扩口状,所述导风件包括相连接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小端与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大端与所述隔间的所述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间隙。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背离所述第一间隙的一侧,以使经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能够依次通过所述导风件、所述第三间隙、所述内侧壁和所述支架组件之间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间隙、所述内侧壁和所述支架组件之间的第二区域,且返回至所述回风口,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组件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支架组件背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支架,各所述支架的朝向所述第一端壁的一侧形成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用于承载电池包,相邻各所述安装区域之间具有第四间隙,以使经所述隔间内的部分气流能够通过所述第四间隙。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间设置有多个,至少部分所述隔间沿第三方向排布,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机柜的长度方向,每个所述隔间配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架组件和至少一个所述冷却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间的数量为偶数个,以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隔间为一组隔间组件;
12、一组所述隔间组件中的两个所述隔间之间通过第一隔断墙板分隔,且所述第一隔断墙板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隔间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以连通两个所述隔间,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机柜的宽度方向;
13、沿所述第三方向相邻的两组所述隔间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隔断墙板分隔,且所述第二隔断墙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等于所述隔间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以隔断两个所述隔间组件。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断墙板和/或所述第二隔断墙板采用阻燃材料制成。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多个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隔间为一排安装机构,所述机柜内设置有多排所述安装机构,且多排所述安装机构沿第二方向排布,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机柜的宽度方向。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柜包括柜体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柜体的柜门,所述柜体内设置有所述隔间,所述柜门用于密封所述隔间,所述冷却件安装在所述柜门上。
17、上述风冷户外柜,在机柜的隔间内设置支架组件,便于承载电池包,将冷却件安装在机柜的外侧壁上,冷却件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沿第一方向排布且均位于外侧壁的安装区域内,从而使从冷却件的出风口流出的气流能够依次通过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并返回至冷却件的回风口中。因为支架组件位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之间,气流在从第一间隙向第二间隙,或者从第二间隙向冷却件的回风口流动的过程中,必然通过了隔间的内侧壁和支架组件之间的区域,也就冷却了支架组件上承载的电池包。而且,因为冷却件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沿第一方向排布,且均位于外侧壁的安装区域,经冷却件的出风口流处的气流能够先通过第一间隙和内侧壁和支架组件之间的部分区域流入至第二间隙内,然后再通过第二间隙和内侧壁和支架组件之间的部分区域返回至回风口内,气流在隔间内形成回路,多次流过了内侧壁和支架组件之间的区域,也就冷却了支架组件上的电池包多次,增强了冷却效率。本申请通过限定支架组件在隔间内的位置,以及设置冷却件的出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从而引导了气流在隔间内的流向,即可冷却电池包。相比于现有的风冷户外柜,本申请不需要设置风机,降低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1.一种风冷户外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户外柜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户外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的导风件(400),所述导风件(400)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接,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向背离所述冷却件(300)的方向延伸,所述另一端与所述隔间(110)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以使经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三间隙流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机柜(100)的宽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户外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400)呈扩口状,所述导风件(400)包括相连接的大端(410)和小端(420),所述小端(420)与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大端(410)与所述隔间(110)的所述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户外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背离所述第一间隙的一侧,以使经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能够依次通过所述导风件(400)、所述第三间隙、所述内侧壁和所述支架组件(200)之间的第一区域(112)、所述第二间隙(111)、所述内侧壁和所述支架组件(200)之间的第二区域(113),且返回至所述回风口,所述第一区域(112)和所述第二区域(113)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组件(200)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区域(112)位于所述支架组件(200)背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风冷户外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200)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支架,各所述支架的朝向所述第一端壁的一侧形成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用于承载电池包(500),相邻各所述安装区域之间具有第四间隙,以使经所述隔间(110)内的部分气流能够通过所述第四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户外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110)设置有多个,至少部分所述隔间(110)沿第三方向排布,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机柜(100)的长度方向,每个所述隔间(110)配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架组件(200)和至少一个所述冷却件(3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户外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110)的数量为偶数个,以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隔间(110)为一组隔间组件(1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户外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断墙板(121)和/或所述第二隔断墙板(122)采用阻燃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户外柜,其特征在于,以多个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隔间(110)为一排安装机构,所述机柜(100)内设置有多排所述安装机构,且多排所述安装机构沿第二方向排布,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机柜(100)的宽度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户外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100)包括柜体(130)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柜体(130)的柜门(140),所述柜体(130)内设置有所述隔间(110),所述柜门(140)用于密封所述隔间(110),所述冷却件(300)安装在所述柜门(14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