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10  36


【】本技术涉及烟气污染物治理的,特别是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电除尘器是工业烟气除尘的主流技术,随着燃煤烟气超低排放从2013年开始到目前基本改造完成,低低温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普遍到达了20mg/m3以下,并成为了燃煤烟气粉尘治理的主流技术。随着电除尘器易损件使用寿命的临近,电除尘的超低排放改造市场潜力巨大,虽然电除尘器进一步提升空间潜力大,但缺少改造技术方案适应不同电厂的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能够均流效果好,除尘效率高,电除尘器改造适应性好,改造成本低。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包括前v型板和位于前v型板后方的后v型板,所述前v型板的折弯角度为80°~100°,后v型板的折弯角度为60°~80°,所述前v型板和后v型板的两侧边体上均设有均流孔。

3、作为优选,所述前v型板和后v型板上的均流孔的开孔率为50%~60%。

4、作为优选,所述前v型板和后v型板均为0.8mm~2.2mm厚度的钢板经冲均流孔、折弯构成,所述前v型板的折弯角度为90°,所述后v型板的折弯角度为70°。

5、作为优选,所述前v型板和后v型板的两端均设有包边槽型体。

6、作为优选,所述前v型板上的包边槽型体通过铆钉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后v型板上的包边槽型体通过铆钉与其固定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前v型板和后v型板的折弯处均设有通过铆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支撑体和外支撑体。

8、作为优选,所述前v型板和后v型板的上端均设有挂孔。

9、作为优选,所述前v型板和后v型板上均设有扁钢骨架。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均流效果好;2、除尘效率高,增加收尘表面积达到两个电场左右,充分利用了进口封头和出口封头内的空间,在进口封头内提高对粉尘的预收尘,在出口封头内增加了对逃逸粉尘的再次捕集;3、电除尘器改造适应性好,不改变原电除尘器结构型式,不增加场地,特别适用于电除尘器提效改造;4、改造成本低。

1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v型板(1)和位于前v型板(1)后方的后v型板(2),所述前v型板(1)的折弯角度为80°~100°,后v型板(2)的折弯角度为60°~80°,所述前v型板(1)和后v型板(2)的两侧边体上均设有均流孔(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v型板(1)和后v型板(2)上的均流孔(3)的开孔率为50%~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v型板(1)和后v型板(2)均为0.8mm~2.2mm厚度的钢板经冲均流孔(3)、折弯构成,所述前v型板(1)的折弯角度为90°,所述后v型板(2)的折弯角度为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v型板(1)和后v型板(2)的两端均设有包边槽型体(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v型板(1)上的包边槽型体(4)通过铆钉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后v型板(2)上的包边槽型体(4)通过铆钉与其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v型板(1)和后v型板(2)的折弯处均设有通过铆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支撑体(5)和外支撑体(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v型板(1)和后v型板(2)的上端均设有挂孔(8)。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v型板(1)和后v型板(2)上均设有扁钢骨架(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V型金属收尘导流板,包括前V型板和位于前V型板后方的后V型板,所述前V型板的折弯角度为80°~100°,后V型板的折弯角度为60°~80°,所述前V型板和后V型板的两侧边体上均设有均流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均流效果好,除尘效率高,电除尘器改造适应性好,改造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宝,梁江,何毓忠,杨曹荣,楼登科,周仁锋,沈景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6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