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器,具体涉及一种制动器壳结构及工程桥。
背景技术:
1、现有工程桥的湿式制动器包括壳结构、多个摩擦片及活塞,壳结构包括活塞壳和位于活塞壳外侧的制动壳,活塞壳固定于工程桥的轴头上,制动壳的内端面固定于活塞壳的外端面上,制动壳的内腔和活塞壳的内腔组合成一制动腔室,多个摩擦片设于制动壳的内腔中,活塞设于活塞壳的内腔中,当汽车制动时,活塞在制动腔室内沿工程桥的轴向且朝向摩擦片运动以挤压摩擦片,实现制动。然而,上述湿式制动器易出现漏油现象,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在增强壳体结构强度的同时能降低漏油风险的制动器壳结构及工程桥。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制动器壳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于车桥的轴头上且沿所述车桥的轴向延伸,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和位于所述第一端外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外周壁沿其周向向外凸伸形成一环形固定部,所述第二端的外周壁向外凸伸形成多个凸部,所述多个凸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分布,所述凸部的内端沿所述车桥的轴向向内延伸至所述固定部,所述凸部的外端沿所述车桥的轴向向外延伸且相对于所述凸部的内端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面。
4、进一步地,所述凸部自其外端向内端逐渐增大。
5、进一步地,所述凸部自所述第二端的外周壁向外一体凸伸形成且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外端相对于内端向外倾斜。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自所述第一端的外周壁沿其周向向外一体凸伸形成且固定于所述制动器壳结构的活塞壳外端面上,所述凸部的外端与所述第二端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d=12.0~18.0mm。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的外周壁向外凸伸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位于两所述凸部之间且其厚度大于所述凸部的厚度。
8、进一步地,所述凸部的厚度为w1,所述凸台的厚度为w2,w2=4w1。
9、进一步地,所述凸台自所述第二端的外周壁向外一体凸伸形成,在所述车桥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凸台的内端延伸至所述固定部且其远离所述第二端外周壁的外壁面向外一体凸伸形成有一凸块,所述凸块的外端相对于内端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面。
10、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器壳结构的壳体在第一端的外周壁设置一环形固定部,且在第二端的外周壁设置沿壳体周向分布的多个凸部,凸部的内端沿车桥的轴向向内延伸至固定部,凸部的外端沿车桥的轴向向外延伸且相对于凸部的内端靠近第二端的端面,以在确保凸部的外端不超出第二端的端面情况下尽可能将凸部做得长些,从而增强壳体的结构强度,可优化应力集中点,避免制动器壳结构内的浮动油封座因各方向变形量相差太大而导致漏油的情况发生,达到降低漏油风险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壳体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器壳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桥,包括轴头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制动器壳结构,所述制动器壳结构安装于所述轴头上。
1.制动器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于车桥的轴头上且沿所述车桥的轴向延伸,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和位于所述第一端外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外周壁沿其周向向外凸伸形成一环形固定部,所述第二端的外周壁向外凸伸形成多个凸部,所述多个凸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分布,所述凸部的内端沿所述车桥的轴向向内延伸至所述固定部,所述凸部的外端沿所述车桥的轴向向外延伸且相对于所述凸部的内端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自其外端向内端逐渐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自所述第二端的外周壁向外一体凸伸形成且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外端相对于内端向外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自所述第一端的外周壁沿其周向向外一体凸伸形成且固定于所述制动器壳结构的活塞壳外端面上,所述凸部的外端与所述第二端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d=12.0~18.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外周壁向外凸伸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位于两所述凸部之间且其厚度大于所述凸部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器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厚度为w1,所述凸台的厚度为w2,w2=4w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器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自所述第二端的外周壁向外一体凸伸形成,在所述车桥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凸台的内端延伸至所述固定部且其远离所述第二端外周壁的外壁面向外一体凸伸形成有一凸块,所述凸块的外端相对于内端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面。
8.工程桥,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头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壳结构,所述制动器壳结构安装于所述轴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