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轮椅或代步车,涉及一种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为了防止轮椅或代步车发生倾翻,通常在轮椅或代步车的后轮上安装有防倾轮,从而可以避免轮椅或代步车在上坡时发生向后倾翻。
2、申请号为cn20152045094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轮椅中的防倾轮结构,包括固定座和活动柱,固定座设有通口,固定座的侧面上设有与通口连通的条形开口,活动柱的后端穿过通口,通孔内壁上设有条形凹槽,且在该端头处固连有防倾轮,活动柱的侧壁上设置有两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活动柱包括中空设置且前端开口的柱体、与柱体前端开口可拆卸连接且封闭柱体前端开口的前端盖和固定连于柱体后端的轮架,所述防倾轮安装于轮架上。
3、上述方案中,通过柱体与轮架连接,轮架上安装防倾轮,柱体和轮架并非一体结构;并且柱体不仅需要与轮架连接,还需要在柱体外套设固定座,从而实现防倾轮在固定座上的移动,在固定座上还需要加工通孔、条形开口以及条形凹槽,结构复杂,加工麻烦,并且防倾轮受力时柱体和轮架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并且不易发生损坏的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包括防倾轮架,所述防倾轮架沿车体前后方向滑配在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所述防倾轮架的竖截面呈倒u形,所述防倾轮架包括沿车体前后方向设置的横板和两块竖板,所述两块竖板位于横板的下端并与横板一体设置,所述防倾轮架的后侧设有防倾轮,所述防倾轮设置在两块竖板之间,所述竖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沿车体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锁定孔,所述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设有能进入锁定孔内的锁定件。
3、在调节防倾轮位置时,将锁定件从锁定孔内取出,并将防倾轮架进行沿车体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并选择其他锁定孔,之后将锁定件插入合适的锁定孔内再次实现防倾轮架的锁定。
4、本装置防倾轮架为一体化结构,强度较高,不容易发生损坏,并且只需要直接将防倾轮架滑动连接在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下端即可,不需要设置固定座,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更加方便。
5、作为优选,所述横板设有上下贯穿并沿车体前后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穿过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横板上下移动,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件头部和限位件杆部,所述限位件头部的直径大于导向槽的宽度,所述限位件杆部的直径小于导向槽的宽度,所述限位件杆部由下至上穿过导向槽并与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固定连接。
6、限位件头部的宽度大于导向槽的宽度,并且限位件头部与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面之间形成使得防倾轮架的横板滑动的腔室,使得防倾轮架的上端可以滑配在腔室中,不会与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脱离,从而限制横板上下移动,以限制防倾轮架上下移动。
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8、至少两个限位件可以使得防倾轮架在滑动时更加稳定。
9、作为优选,所述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设有用于伸入导向槽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横板左右移动。
10、通过设置限位块使得防倾轮架的横板在左右方向上不会发生移动,使得在防倾轮架在滑动时更加稳定。其中,限位块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矩形,限位块的宽度与导向槽的宽度相同。
11、作为优选,所述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设有向下开口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过限位块并位于限位块的中心位置,所述限位件杆部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12、将螺纹孔设置在限位块上,使得限位件直接与限位块螺纹配合,结构更加简单。
13、作为优选,所述横板上端设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凸条均匀分布在所述导向槽的两侧。
14、通过设置凸条使得横板与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接触面积更小,使得防倾轮架在滑动时更加轻松。
15、作为优选,所述锁定件与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铰接连接,所述锁定件包括向车体外延伸的凸起以及向上延伸并向车体内倾斜的按压部,所述锁定件搭配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得锁定件的凸起进入锁定孔内。
16、在操作人员按压按压部时,可以使得弹性件发生形变,并使得凸起从锁定孔内退出,当操作人员松开按压部时,弹性件会使凸起向外侧移动,从而重新进入锁定孔中。按压部的向上延伸并向内倾斜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更方便按压。
17、作为优选,所述两块竖板上均设有所述锁定孔。
18、由于后轮具有两个,所以两块竖板上均设有所述锁定孔,通用性更好,在安装时不需要对防倾轮架进行区分。
19、作为优选,所述防倾轮架滑动连接轮毂电机机壳下端。
20、由于车轮靠后,将防倾轮架设置在轮毂电机机壳下端,使得防倾轮靠后,在对整个轮椅或代步车进行支撑时效果更好,所以将防倾轮架设置在轮毂电机机壳下端更为优选。
2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防倾轮架一体结构,不容易发生损坏,并且防倾轮架一体设置使得在加工时更加简单;本装置在拆装时更加方便,只需要将限位件以及锁定件从轮毂电机机壳拆除,即可将整个装置从轮毂电机机壳上拆除。
1.一种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包括防倾轮架,所述防倾轮架沿车体前后方向滑配在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轮架的竖截面呈倒u形,所述防倾轮架包括沿车体前后方向设置的横板和两块竖板,所述两块竖板位于横板的下端并与横板一体设置,所述防倾轮架的后侧设有防倾轮,所述防倾轮设置在两块竖板之间,所述竖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沿车体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锁定孔,所述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设有能进入锁定孔内的锁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设有上下贯穿并沿车体前后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穿过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横板上下移动,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件头部和限位件杆部,所述限位件头部的直径大于导向槽的宽度,所述限位件杆部的直径小于导向槽的宽度,所述限位件杆部由下至上穿过导向槽并与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设有用于伸入导向槽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横板左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设有向下开口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过限位块并位于限位块的中心位置,所述限位件杆部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上端设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凸条均匀分布在所述导向槽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与车架或轮毂电机机壳的下端铰接连接,所述锁定件包括向车体外延伸的凸起以及向上延伸并向车体内倾斜的按压部,所述锁定件搭配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得锁定件的凸起进入锁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竖板上均设有所述锁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轮椅或代步车防倾轮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轮架滑动连接轮毂电机机壳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