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12  27


本技术涉及吸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


背景技术:

1、吸尘装置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清洁工具,其基本结构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吸尘头、管路和主机,主机上配置有吸尘电动机,吸尘电动机可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并产生负压,从而让附带有粉尘的空气通过吸尘头和管路进入主机,从而实现了吸尘和集尘的效果。

2、在现有的吸尘装置中,吸尘头包括手柄,管路一般选用软质的波纹管,选用波纹管的管路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吸尘头相对主机的角度和长度调节的问题,给使用者的操作带来了便利。然而,当吸尘头相对主机旋转角度过大时,这种管路很有可能发生弯曲变形,进而在手柄上发生缠绕和打结的问题,严重限制了手柄的角度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具有吸尘角度调节方便和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包括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第一吸尘管包括手柄管,第二吸尘管包括波纹管,还包括环形抱箍和连接件,环形抱箍将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连通在一起,环形抱箍包括轴孔,第一吸尘管可旋转地设置在轴孔内,连接件可调节轴孔的大小,第一吸尘管和环形抱箍配合形成第一环形间隙,第一环形间隙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4、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抱箍包括第一环形槽,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环形槽内,第一环形槽设置在轴孔的内侧壁上,第一吸尘管的外侧壁和第一环形槽配合形成第一环形间隙。

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吸尘管包括第三环形凸起,第三环形凸起设置在第二吸尘管的外侧壁上,第三环形凸起设置在第一环形槽内。

6、作为优选,第二吸尘管可旋转地设置在轴孔内。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吸尘管包括第二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凸起设置在第二吸尘管的外侧壁上,环形抱箍包括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设置在轴孔的内侧壁上,第二环形凸起设置在第二环形槽内。

8、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抱箍包括两个以上的弧形板,两个以上的弧形板首尾依次设置在一起。

9、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板上形成有耳板,耳板包括连接孔,连接件可螺纹连接在连接孔内。

1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为螺钉,连接件螺纹连接在环形抱箍上。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吸尘管还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吸尘管内,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配合形成有第二环形间隙,第二环形间隙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吸尘管包括第一管接头和手柄管,第一管接头连通在手柄管上,第二吸尘管包括第二管接头和波纹管,第二管接头连通在波纹管上,环形抱箍将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连通在一起。

13、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4、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吸尘管可相对第二吸尘管360°转动,避免了波纹管发生弯曲变形的问题,进而避免波纹管在手柄管上发生缠绕和打结的问题。

15、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吸尘管可绕着轴孔进行旋转,从而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之间的吸尘角度是可调节,若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的连接密封性变差时,可通过连接件调节轴孔的大小,随着第一吸尘管和环形抱箍之间发生磨损,也能够调节环形抱箍对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的连接密封性,因此本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具有吸尘角度调节方便、连接可靠性高和密封性好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尘管(1)和第二吸尘管(2),第一吸尘管(1)包括手柄管(12),第二吸尘管(2)包括波纹管(22),还包括环形抱箍(3)和连接件(4),环形抱箍(3)将第一吸尘管(1)和第二吸尘管(2)连通在一起,环形抱箍(3)包括轴孔(32),第一吸尘管(1)可旋转地设置在轴孔(32)内,连接件(4)可调节轴孔(32)的大小,第一吸尘管(1)和环形抱箍(3)配合形成第一环形间隙,第一环形间隙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抱箍(3)包括第一环形槽,第一密封圈(5)设置在第一环形槽内,第一环形槽设置在轴孔(32)的内侧壁上,第一吸尘管(1)的外侧壁和第一环形槽配合形成第一环形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尘管(2)包括第三环形凸起(212),第三环形凸起(212)设置在第二吸尘管(2)的外侧壁上,第三环形凸起(212)设置在第一环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吸尘管(2)可旋转地设置在轴孔(3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尘管(2)包括第二环形凸起(211),第二环形凸起(211)设置在第二吸尘管(2)的外侧壁上,环形抱箍(3)包括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设置在轴孔(32)的内侧壁上,第二环形凸起(211)设置在第二环形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抱箍(3)包括两个以上的弧形板(31),两个以上的弧形板(31)首尾依次设置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31)上形成有耳板(313),耳板(313)包括连接孔(314),连接件(4)可螺纹连接在连接孔(3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为螺钉,连接件(4)螺纹连接在环形抱箍(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管(1)还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吸尘管(2)内,第一吸尘管(1)和第二吸尘管(2)配合形成有第二环形间隙,第二环形间隙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管(1)包括第一管接头(11)和手柄管(12),第一管接头(11)连通在手柄管(12)上,第二吸尘管(2)包括第二管接头(21)和波纹管(22),第二管接头(21)连通在波纹管(22)上,环形抱箍(3)将第一管接头(11)和第二管接头(21)连通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尘装置的旋转结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密封性会随着磨损发生密封性变差的问题,它包括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第一吸尘管包括手柄管,第二吸尘管包括波纹管,还包括环形抱箍和连接件,环形抱箍将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连通在一起,环形抱箍包括轴孔,第一吸尘管可旋转地设置在轴孔内,连接件可调节轴孔的大小,第一吸尘管和环形抱箍配合形成第一环形间隙,第一环形间隙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徐秀姿,何剑,陈佳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能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7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