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双面烘干机风刀分布系统

专利2025-01-12  24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双面烘干机,特别是一种薄膜双面烘干机风刀分布系统。


背景技术:

1、柔软的薄膜双面有涂层需要烘干,其具体的烘干过程在于:现有技术是先将烘箱内空气进行加热,然后拉动薄膜通过烘箱通过加热的空气对薄膜进行烘干,烘箱内设有排气管及进气管,冷空气通过进气管吸入烘箱被加热,然后排气管抽走烘箱内的废气。上述烘干技术虽然也是热烘,但是时间长、效率低。

2、因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薄膜双面烘干机来对薄膜进行烘干,而且为了实现更好的烘干效率,本薄膜双面烘干机采用风刀烘干,而且还设计了一套风刀分布系统,本申请针对风刀分布系统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双面烘干机风刀分布系统。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薄膜双面烘干机风刀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烘干风刀,所述烘干风刀分成平行排布的上风刀组及下风刀组,上风刀组位于薄膜的上方且下风刀组位于薄膜的下方,所述烘干风刀包括风腔,风腔具有入风口及风嘴,所述入风口与外部风源接通,所述风嘴朝向薄膜,且所述上风刀组的烘干风刀的风嘴与所述下风刀组的烘干风刀的风嘴交错设置。

4、所述风腔内设有匀风板,所述匀风板上设有若干匀风孔。

5、所述风腔内设有导风导板,所述该导风导板与风腔内壁构成一宽度渐渐收窄的槽体,所述风嘴位于槽体的最窄底面。

6、所述导风导板为v形板,且在风腔内构成两相对设置的槽体,所述槽体的最窄底面均设有所述风嘴。

7、所述烘干风刀包括端板及四块侧板,所述风腔由端板及四块侧板围成,所述端板与侧板相交处设有圆弧凸起,该圆弧凸起位于风腔内。

8、还包括防逸风刀,所述上风刀组的两端及所述下风刀组的两端均设有所述防逸风刀。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烘干风刀分成平行排布的上风刀组及下风刀组,上风刀组位于薄膜的上方且下风刀组位于薄膜的下方,而且所述上风刀组的烘干风刀的风嘴与所述下风刀组的烘干风刀的风嘴交错设置。本申请的风刀能够形成高速的热空气流,因而能够均匀将热风吹向薄膜的两面,使薄膜在运动的过程中成s形,不仅增大了风干面积,而且提高了烘干速度,从而也提高了烘干效率。



技术特征:

1.薄膜双面烘干机风刀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烘干风刀,所述烘干风刀分成平行排布的上风刀组及下风刀组,上风刀组位于薄膜的上方且下风刀组位于薄膜的下方,所述烘干风刀包括风腔,风腔具有入风口及风嘴,所述入风口与外部风源接通,所述风嘴朝向薄膜,且所述上风刀组的烘干风刀的风嘴与所述下风刀组的烘干风刀的风嘴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双面烘干机风刀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内设有匀风板,所述匀风板上设有若干匀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双面烘干机风刀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内设有导风导板,所述该导风导板与风腔内壁构成一宽度渐渐收窄的槽体,所述风嘴位于槽体的最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双面烘干机风刀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导板为v形板,且在风腔内构成两相对设置的槽体,所述槽体的最窄底面均设有所述风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双面烘干机风刀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风刀包括端板及四块侧板,所述风腔由端板及四块侧板围成,所述端板与侧板相交处设有圆弧凸起,该圆弧凸起位于风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双面烘干机风刀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逸风刀,所述上风刀组的两端及所述下风刀组的两端均设有所述防逸风刀。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双面烘干机风刀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烘干风刀,所述烘干风刀分成平行排布的上风刀组及下风刀组,上风刀组位于薄膜的上方且下风刀组位于薄膜的下方,所述烘干风刀包括风腔,风腔具有入风口及风嘴,所述入风口与外部风源接通,所述风嘴朝向薄膜,且所述上风刀组的烘干风刀的风嘴与所述下风刀组的烘干风刀的风嘴交错设置。本申请的风刀能够形成高速的热空气流,因而能够均匀将热风吹向薄膜的两面,使薄膜在运动的过程中成S形,不仅增大了风干面积,而且提高了烘干速度,从而也提高了烘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丁俊健,邱术芹,王丽荣,刘勇,黄红兵,李庆达,陈金波,梁金考,胡培欣,许茵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7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