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12  52


本技术属于医用固定支具,尤其涉及一种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


背景技术:

1、对于治疗腕关节骨折或受损的手段,主要包括石膏固定和夹板固定量中形式,夹板固定的形式无法贴合患者的肢体表面,稳定性不强,易发生移位,石膏固定的操作成型过程复杂,制成的石膏固体透气性差,容易造成细菌滋生,且无法观察恢复情况。

2、相关技术中制成的普通关节固定支具,为便于固定仅能包覆腕关节的部分区域,其他区域采用弹力带形式进行固定,无法实现对腕关节的全方位包覆,影响治疗效果,且利用弹性材料的固定会随着长时间使用出现弹性疲劳的情况,弹力逐渐下降,固定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旨在解决腕关节支具无法全面包覆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限位件,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弧度贴合用户腕关节曲线,所述主体部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固定片体,每一固定片体的周侧边缘设置有至少一固定部,每一所述限位件与至少一固定部装配连接时,所述主体部围合形成沿轴向贯通的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用于放置腕关节。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所述固定片体的相对两端对称设有至少两所述固定部,当对称的两所述固定部相接时,各所述固定片体围合形成所述放置空间,每一所述限位件与两所述固定部装配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两所述固定部分离。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固定部均设有与另一所述固定部贴合的相接平面。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所述固定片体的相对两端分设有至少一固定孔和至少一所述固定部,当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部一一对应插接时,各所述固定片体围合形成所述放置空间,每一所述限位件与一所述固定部装配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固定部脱离所述固定孔。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固定部的周缘均设有凸部,每一所述限位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凸部卡接配合的多个卡接部,各所述卡接部间隔排布以形成用于卡接所述凸部的卡接槽和用于导入所述凸部的切口。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固定片体的周向凸出设置。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限位件的外周侧均设有防滑凸起且内侧设置的卡接部倒角设置。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所述固定片体之间设有连接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首尾两端的两所述固定片体通过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限位件保持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内设有多个加强筋,各所述加强筋交叉设置以形成各所述通孔。

12、本实用新型中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限位件,主体部的内侧弧度贴合用户腕关节曲线,主体部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固定片体,每一固定片体的周侧边缘设置有至少一固定部,每一限位件与至少一固定部装配连接时,主体部围合形成沿轴向贯通的放置空间,放置空间用于放置腕关节。如此设置,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的放置空间实现对腕关节部位全包覆,增强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的固定支撑作用,还可通过固定部与限位件的配合对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进行拆卸,也提升了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的拆装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限位件,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弧度贴合用户腕关节曲线,所述主体部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固定片体,每一固定片体的周侧边缘设置有至少一固定部,每一所述限位件与至少一固定部装配连接时,所述主体部围合形成沿轴向贯通的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用于放置腕关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固定片体的相对两端对称设有至少两所述固定部,当对称的两所述固定部相接时,各所述固定片体围合形成所述放置空间,每一所述限位件与两所述固定部装配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两所述固定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部均设有与另一所述固定部贴合的相接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固定片体的相对两端分设有至少一固定孔和至少一所述固定部,当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部一一对应插接时,各所述固定片体围合形成所述放置空间,每一所述限位件与一所述固定部装配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固定部脱离所述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部的周缘均设有凸部,每一所述限位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凸部卡接配合的多个卡接部,各所述卡接部间隔排布以形成用于卡接所述凸部的卡接槽和用于导入所述凸部的切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固定片体的周向凸出设置,所述固定部上凸设的所述凸部沿所述固定部的轴线对称设置,各所述凸部的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限位件的外周侧均设有防滑凸起且内侧设置的卡接部倒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固定片体之间设有连接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首尾两端的两所述固定片体通过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限位件保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内设有多个加强筋,各所述加强筋交叉设置以形成各所述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限位件,主体部的内侧弧度贴合用户腕关节曲线,主体部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固定片体,每一固定片体的周侧边缘设置有至少一固定部,每一限位件与至少一固定部装配连接时,主体部围合形成沿轴向贯通的放置空间,放置空间用于放置腕关节。如此设置,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的放置空间实现对腕关节部位全包覆,增强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的固定支撑作用,还可通过固定部与限位件的配合对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进行拆卸,也提升了个体化3D打印腕关节支具的拆装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捷,余逸灵,梁海,李龙,肖军,骆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7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