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13  34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具体为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1、多冲孔冲压模具是一种用于冲孔工艺的专用模具,能够在单次冲压过程中同时完成多个孔的冲击,这种模具通常由上模板和下模板组成,多冲孔冲压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适用于大批量、重复性较高的生产场景。

2、经检索,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8168374u,提供了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该专利通过送料机构中设置的底板,底板顶部对称设置的两个驱动组件以及两个移动组件,可以物料板上的预冲孔位置准确移动至主冲孔杆的正下方,冲孔位置不易产生偏差,且代替手动送料,省时省力,虽然上述专利可以对冲孔的过程中通过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代替手动送料,但上述的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还存在以下问题:在送料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手动上料,不具有连续自动送料的功能,且结构部件较多,使得工人操作起来还是较为繁琐的。

3、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不具有连续自动送料的功能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包括基本组件、送料组件和出料组件,所述基本组件右端内壁滑动连接有送料组件,所述基本组件左端内壁滑动连接有出料组件,所述基本组件包括下模,所述下模底端固定连接有收料框,所述下模顶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上模,所述上模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冲压桩,所述冲压桩外壁的形状均与下模顶端内壁的通孔形状契合,所述下模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置物框,所述下模左右两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板;

3、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板,所述第一联动板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旋杆并贯穿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旋杆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右端所述第一齿轮外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左端所述第一齿轮外径前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左端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前端上侧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左右两端下侧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杆内壁两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部连接的冲压装置推动上模向下移动,使第二齿条向下位移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另一端的第一齿轮带动下方的第一齿条滑动,使得推板推动置物框上最底部的物料板移至下模内,对其冲孔,之后上模上升,带动第二齿条使相应齿轮再次转动,使得推板向外移动,并在移动时会被堆积的物料板碰撞下压,使弹簧压缩,当推板通过物料板后在弹簧的弹力下使其复位。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出料组件包括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二联动板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旋杆并贯穿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旋杆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左端所述第二齿轮外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四齿条,右端所述第二齿轮外径后部啮合连接有第三齿条,所述第四齿条右端后侧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框,所述出料框顶端内壁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壁的形状均与冲压桩外壁的形状契合。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冲压装置带着上模上升过程中带着第三齿条上升,与之啮合的齿轮转动,使得出料框与向下模外移动,同时将冲孔后的物料板带出,以便于工作人员取料,提高安全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联动板底端固定连接在右侧所述衔接板顶端中部,所述第二齿条左端上侧固定连接在上模右端前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齿条与上模之间具有连接关系,实现了当上模升降状态下,第二齿条可以发生位移。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联动板底端固定连接在左侧所述衔接板顶端中部,所述第三齿条右端上侧固定连接在上模左端后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齿条与上模之间具有连接关系,实现了当上模升降状态下,第三齿条可以发生位移。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齿条底端外壁滑动连接在衔接板顶端右侧内壁,所述固定杆顶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在置物框底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条的滑动可以将所连接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以产生对应的功能,且固定杆的滑动可以带着相连接的推板进行移动。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四齿条底端外壁滑动连接在衔接板顶端左侧内壁,所述出料框底端外壁形状与下模顶端内壁形状契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齿条的滑动可以将所连接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以产生对应的功能,并且出料框的外形与下模契合可以更好将出料框收进下模内部。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置物框相背一端上侧内壁的间距与下模前端顶部通口内壁的左右两侧间距相同。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物框间距与下模通口间距相同可以对物料板具有导向作用,使得物料板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偏移。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推板左右两端距离小于置物框相对一端间距。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推板在置物框之间来回移动不受阻碍。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首先通过冲压装置推动上模向下移动,使第二齿条向下位移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另一端的第一齿轮带动下方的第一齿条滑动,使得推板推动置物框上最底部的物料板移至下模内,对其冲孔,之后上模上升,带动第二齿条使相应齿轮再次转动,使得推板向外移动,并在移动时会被堆积的物料板碰撞下压,使弹簧压缩,当推板通过物料板后在弹簧的弹力下使其复位,以便下次冲孔作业进行送料工作,实现模具可连续自动送料,减轻工人工作量,提高一定的生产效率。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通过冲压装置带着上模上升过程中带着第三齿条上升,与之啮合的齿轮转动,使得出料框与向下模外移动,同时将冲孔后的物料板带出,以便于工作人员取料,提高安全性,避免冲压装置发生故障对直接在冲压装置下方取料的工作人员手部造成伤害。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包括基本组件(1)、送料组件(2)和出料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组件(1)右端内壁滑动连接有送料组件(2),所述基本组件(1)左端内壁滑动连接有出料组件(3),所述基本组件(1)包括下模(101),所述下模(101)底端固定连接有收料框(105),所述下模(101)顶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02),所述滑杆(102)外壁滑动连接有上模(103),所述上模(103)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冲压桩(104),所述冲压桩(104)外壁的形状均与下模(101)顶端内壁的通孔形状契合,所述下模(101)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置物框(106),所述下模(101)左右两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板(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3)包括第二联动板(306),所述第二联动板(306)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旋杆(307)并贯穿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旋杆(307)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01),左端所述第二齿轮(301)外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四齿条(304),右端所述第二齿轮(301)外径后部啮合连接有第三齿条(302),所述第四齿条(304)右端后侧固定连接有撑杆(305),所述撑杆(305)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框(303),所述出料框(303)顶端内壁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壁的形状均与冲压桩(104)外壁的形状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板(206)底端固定连接在右侧所述衔接板(107)顶端中部,所述第二齿条(203)左端上侧固定连接在上模(103)右端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板(306)底端固定连接在左侧所述衔接板(107)顶端中部,所述第三齿条(302)右端上侧固定连接在上模(103)左端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202)底端外壁滑动连接在衔接板(107)顶端右侧内壁,所述固定杆(204)顶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在置物框(106)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条(304)底端外壁滑动连接在衔接板(107)顶端左侧内壁,所述出料框(303)底端外壁形状与下模(101)顶端内壁形状契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框(106)相背一端上侧内壁的间距与下模(101)前端顶部通口内壁的左右两侧间距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05)左右两端距离小于置物框(106)相对一端间距。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包括基本组件、送料组件和出料组件,所述基本组件右端内壁滑动连接有送料组件,所述基本组件左端内壁滑动连接有出料组件,所述基本组件包括下模,所述下模底端固定连接有收料框,所述下模顶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上模,所述上模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冲压桩,所述冲压桩外壁的形状均与下模顶端内壁的通孔形状契合,所述下模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置物框,所述下模左右两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本技术中,模具可连续自动送料,减轻工人工作量,提高一定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叶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泽鑫凯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8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