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加湿装置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15  31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加湿装置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诸如空气炸锅、电烤箱和煎烤机等烹饪器具,其加热食材时,会造成食材中的水分蒸发,食物会变得干燥,从而造成口感下降。

2、相关技术中,有些烹饪器具通过超声波雾化组件将水打散成雾气状态喷入加热腔室内,增加食物水分,避免食物过干。然而超声波雾化组件在朝加热腔室内喷水雾的过程中会将空气吸入超声波雾化组件背离加热腔室一侧的储水腔内,吸入储水腔内的空气存在堆积在储水腔内而导致水路断流的风险,不但影响超声波雾化组件工作,还使得超声波雾化组件干烧,降低了超声波雾化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雾化加湿装置,该雾化加湿装置有效降低空气在储水腔内滞留并封堵储水腔的风险,雾化组件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高。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和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组件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储水腔和雾化腔,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喷雾口;所述储水腔包括与所述雾化组件相邻的第一腔段和远离所述雾化组件且位于所述第一腔段上面的第二腔段,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二腔段的顶部连通的排气口,在所述第二腔段的面积最小的横截面内,所述第二腔段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d1,所述第二腔段在除所述第一方向之外的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dn,其中,dn≥d1≥16mm。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加湿装置,雾化组件工作时,雾化组件将空气吸入至第一腔段,并由第一腔段进入第二腔段,当储水腔的第二腔段内储水时,部分空气会以气泡的形式附着在第二腔段的内壁面上,且气泡会不断汇聚融合其他气泡而使得体积逐渐增大,此时气泡的浮力和与第二腔段的内壁面之间的附着力也会逐渐增大。

6、其中,通过设置在第二腔段的面积最小的横截面内,第二腔段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d1大于等于16mm,第二腔段在除第一方向之外的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尺寸dn大于等于d1,在气泡增长至完全封堵第二腔段前,或者说气泡无论在第一方向还是在第二方向的尺寸达到16mm前,气泡的浮力会大于其与第二腔段的内壁面之间的附着力,使得气泡上浮并由排气口排出第二腔段,由此有效降低了气泡在第二腔段内滞留并封堵第二腔段的风险,第二腔段内的水能够持续流入第一腔段内并在雾化组件的工作下以雾态喷出,有效避免了雾化组件干烧,雾化组件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高。

7、可选地,所述第二腔段的内壁面的粗糙度为ra,其中,0.8μm≤ra≤3.2μm。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加湿装置通过设置第二腔段的内壁面的粗糙度在0.8μm和3.2μm之间,一方面不会因为要求的粗糙度过小而增大壳体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也不会因为要求的粗糙度过大而增大滞留在第二腔段内的气泡封堵第二腔段的风险。在该范围内,既保证了雾化组件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也降低了壳体的制作成本。

8、可选地,所述第二腔段的横截面为直径为d1的圆形、短边长为d1的长方形、边长为d1的正方形或短轴长为d1的椭圆形。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加湿装置通过设置第二腔段的横截面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向和椭圆形中的任意一者,既降低了第二腔段的加工成型难度,也方便确认和测量第二腔段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d1,保证d1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9、可选地,所述第二腔段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等于10mm。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加湿装置通过设置第二腔段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等于10mm,使得附着在第二腔段内壁面的气泡在其浮力等于附着力时,能够具有足够的向上爬动的距离,使得气泡在竖直方向边长水平方向变窄的同时,也能够吸收更多小气泡而使得浮力大于附着力,保证气泡由排气口顺利排出第二腔段。

10、可选地,所述第二腔段具有恒定的直径,或者所述第二腔段的直径在竖直方向上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或阶梯式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加湿装置通过设置第二腔段为圆柱体形,第二腔段的加工成型难度低,通过设置第二腔段为倒立的锥台形或由多段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的圆柱体形衔接成型,使得第二腔段在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d1由下至上逐渐变大或阶梯式增大,进一步降低了气泡在第二腔段内滞留并封堵第二腔段的风险。

11、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雾化器盖、雾化器壳和雾化器座,所述雾化器盖安装在所述雾化器壳的顶部,用于封盖所述雾化器壳的上开口,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盖,所述雾化器壳安装在所述雾化器座上,所述雾化组件安装于所述雾化器座上,所述雾化器盖、所述雾化器壳和所述雾化组件限定出所述储水腔,所述雾化腔设在所述雾化器座内且由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储水腔隔开。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加湿装置通过设置雾化器盖、雾化器壳和雾化器座依次相连,使得壳体与雾化组件的组装以及储水腔和雾化器的成型简单、方便。而且,排气口设置于雾化器盖,避免第二腔段的顶部出现空气层,排气效果好。

12、可选地,所述雾化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箱、进水管和排气管,所述水箱具有存水腔,所述存水腔位于所述储水腔的上方,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存水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加湿装置通过设置水箱,水箱的存水腔内的水可由进水管进入第二腔段内,以持续向第二腔段内补水,由此使得雾化加湿装置的工作周期更长,加水频率更低,用户使用满意度更高。而且,通过设置排气管的上端为自由端,存水腔内的水进入第二腔段后不会由排气口漏出,而会暂存在排气管内,即不会影响第二腔段的排气,也保证存水腔具有更大的存水量。

13、可选地,所述水箱包括水箱座和箱体,所述水箱座具有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箱座的底部;所述箱体由所述水箱座的上端开口插接配合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箱体与所述水箱座限定出所述存水腔;所述水箱座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接口,所述排气管的上端与所述接口连通,所述进水管包括相连且成角度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管段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管段的自由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管段的自由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一管段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加湿装置通过设置排气管的上端与接口连通,此时,排气管的上端压力为大气压力,而进水管的上端压力为存水腔底部水压,当气泡误进入进水管时,即便气泡封堵进水管,在进水管上端和排气管的上端之间的压差下,气泡也会被存水腔内的水重新压入第二腔段,并由排气管排出至外界。而且,通过设置进水管中第二管段和第一管段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第二腔段内的气泡进入第一管段内后再进入第二管段所需克服的阻力更大,由此使得第二腔段内的气泡更易由阻力更小的排气管排出至外界。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加湿装置。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雾化加湿装置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16、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空气炸锅,所述空气炸锅包括壳体、内衬和锅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内衬相连,所述壳体和所述内衬限定出安装腔,所述锅体与所述内衬可分离地相连,所述锅体与所述内衬限定出烹饪腔,所述雾化加湿装置安装于所述内衬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喷雾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雾化加湿装置的至少部分隐藏在安装腔内,空气炸锅的外形美观度更高。且雾化加湿装置的喷雾口与烹饪腔连通,雾化加湿装置能够通过喷雾口向烹饪腔内喷雾,以实现增加食物水分,避免食物过干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雾化组件(2),所述雾化组件(2)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雾化组件(2)将所述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储水腔(14)和雾化腔(15),所述壳体(1)具有与所述雾化腔(15)连通的喷雾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段的内壁面的粗糙度为ra,其中,0.8μm≤ra≤3.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段(142)的横截面为直径为d1的圆形、短边长为d1的长方形、边长为d1的正方形或短轴长为d1的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段(14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等于1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段(142)具有恒定的直径,或者所述第二腔段(142)的直径在竖直方向上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或阶梯式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雾化器盖(11)、雾化器壳(12)和雾化器座(13),所述雾化器盖(11)安装在所述雾化器壳(12)的顶部,用于封盖所述雾化器壳(12)的上开口,所述排气口(111)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盖(11),所述雾化器壳(12)安装在所述雾化器座(13)上,所述雾化组件(2)安装于所述雾化器座(13)上,所述雾化器盖(11)、所述雾化器壳(12)和所述雾化组件(2)限定出所述储水腔(14),所述雾化腔(15)设在所述雾化器座(13)内且由所述雾化组件(2)与所述储水腔(14)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加湿装置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包括:

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加湿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100)为空气炸锅,所述空气炸锅包括壳体(8)、内衬(9)和锅体(10),所述壳体(8)与所述内衬(9)相连,所述壳体(8)和所述内衬(9)限定出安装腔,所述锅体(10)与所述内衬(9)可分离地相连,所述锅体(10)与所述内衬(9)限定出烹饪腔,所述雾化加湿装置(200)安装于所述内衬(9)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喷雾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雾化加湿装置和烹饪器具,雾化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安装于壳体内,雾化组件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储水腔和雾化腔,壳体具有与雾化腔连通的喷雾口;储水腔包括与雾化组件相邻的第一腔段和远离雾化组件且位于第一腔段上面的第二腔段,壳体具有与第二腔段的顶部连通的排气口,在第二腔段的面积最小的横截面内,第二腔段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D1,第二腔段在除第一方向之外的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Dn,其中,Dn≥D1≥16mm。本技术的雾化加湿装置有效降低空气在储水腔内滞留并封堵储水腔的风险,雾化组件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8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