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传感器加工定位治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15  37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加工,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图像传感器加工定位治具。


背景技术:

1、图像传感器是利用光电器件的光电转换功能将感光面上的光像转换为与光像成相应比例关系的电信号的传感器,而传感器在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定位固定,因此为了保证加工时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图像传感器进行固定夹持,然而目前常见的治具大多定位方式较单一,且在进行固定之后,传感器的角度无法调整,从而导致不方便调节加工角度,不利于进行加工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加工定位治具,具有方便调整传感器加工角度和方便进行散热除尘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图像传感器加工定位治具,包括有

3、支撑底板;

4、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顶部;

5、旋转件,所述旋转件滑动安装在旋转底座的内部,所述旋转件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凹槽;

6、调整环,所述调整环固定安装在旋转件顶部的外侧;

7、通孔,所述通孔圆周阵列开设在旋转底座的下端,并设置有过滤网;

8、气槽,所述气槽设置在旋转底座的下端;

9、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支撑底板的顶部;

10、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支撑杆、伸缩杆和夹块,所述支撑杆左右对称安装在支撑底板的顶部,所述伸缩杆固定安装在支撑杆的内侧,所述夹块固定安装在伸缩杆的内侧,并与旋转件的表面活动抵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件上自外向内设置有吹扫组合和负压组件;

12、所述吹扫组合包括有通风槽、第一吹风管和第二吹风管,所述第二吹风管开设在旋转件的左侧,所述通风槽开设在旋转件的上端,所述第一吹风管圆周阵列开设在通风槽的顶部,并与放置凹槽相通,所述第二吹风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机。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负压组件包括有负压管、真空泵和电动阀门,所述负压管开设在旋转件的中部,并与放置凹槽相通,所述真空泵固定安装在负压管的中部,所述电动阀门固定安装在负压管的下端。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板后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块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气垫,所述支撑气垫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增阻垫。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吹扫组合和负压组件的顶部均设置有过滤网。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环、旋转底座和旋转件等结构的配合,从而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整环调整旋转件在旋转底座中的位置,从而达到了调整加工角度的目的,且当需要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通过启动伸缩杆,通过夹块对旋转件的两侧进行夹持,使得调整后的旋转件的位置得以固定,从而避免传感器在进行加工的时候,发生晃动。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抽风机、通风槽、气槽和第二吹风管等结构的配合,而在进行加工的时候,启动抽风机,将气槽中的空气抽到第二吹风管中,然后进入到通风槽中,最终从通风槽顶部的第一吹风管排出,从而使得传感器加工产生的热量和碎屑吹走,从而避免碎屑堆积对加工过程造成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图像传感器加工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加工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3)上自外向内设置有吹扫组合和负压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加工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件包括有负压管(8)、真空泵(9)和电动阀门(10),所述负压管(8)开设在旋转件(3)的中部,并与放置凹槽(7)相通,所述真空泵(9)固定安装在负压管(8)的中部,所述电动阀门(10)固定安装在负压管(8)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加工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后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顶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22),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加工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13)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气垫(14),所述支撑气垫(1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增阻垫(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图像传感器加工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组合和负压组件的顶部均设置有过滤网。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图像传感器加工定位治具,包括有支撑底板;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顶部;旋转件,所述旋转件滑动安装在旋转底座的内部,所述旋转件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凹槽;调整环,所述调整环固定安装在旋转件顶部的外侧;通孔,所述通孔圆周阵列开设在旋转底座的下端,并设置有过滤网。本技术通过调整环、旋转底座和旋转件等结构的配合,可以通过调整环调整旋转件在旋转底座中的位置,从而达到了调整加工角度的目的,且当需要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通过启动伸缩杆,通过夹块对旋转件的两侧进行夹持,使得调整后的旋转件的位置得以固定,从而避免传感器在进行加工的时候,发生晃动。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全,肖昌林,刘成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光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9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