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球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16  45


本技术涉及磨球检测,尤其涉及一种磨球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1、球磨机是应用于冶金、矿山、建材等行业的大型研磨设备,而磨球又是其中消耗量最大的易损件,目前,对磨球质量的评定主要是从磨球材料的硬度,冲击韧性及磨损情况来进行的。

2、当对磨球进行检测时,通常使用提升机将磨球提升至一定高度之后,然后沿着上溜槽落入落球管内,碰撞管中产品,激发末端产品飞出,飞出产品通过下溜槽重新进入提升机内循环往复进行检测,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大小的磨机带动磨球上升的高度不同,而现有的检测装置通过高度一定,无法模拟不同大小磨机的使用环境,另外如果直接设置多组不同高度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将会提高检测成本,并且会多组检测装置的占地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磨球检测机构。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磨球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提升机、第二提升机、第一溜槽、第二溜槽、第三溜槽、落球管,第二提升机位于第一提升机的前侧且其高度小于第一提升机,第一溜槽、第二溜槽和第三溜槽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其中第一溜槽与第一提升机前侧的出料端连通,第二溜槽与第二提升机前侧的出料端贯通,落球管布置在第一溜槽、第二溜槽、第三溜槽之间,且第三溜槽与第一提升机及第二提升机下部的进料口连通。

3、优选地,落球管包括布置在第一溜槽与第二溜槽之间的第一落料段以及布置在第二溜槽与第三溜槽之间的第二落料段,第一落料段固定在第一溜槽的底端并与第一溜槽上开设的第一落孔连通,第二落料段固定在第二溜槽的底端并与第二溜槽上开设的第二落孔连通,且第一落料段的底端出口位于第二落料段的顶端开口的正上方。

4、优选地,第三溜槽的一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沿第三溜槽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分别与第一提升机的进料口及第二提升机的进料口连通。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磨球检测机构,还包括插片,第一通道的入口端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三溜槽上位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均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一通道的宽度与第三溜槽的宽度相同,插片插接在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内。

6、优选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向远离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的方向倾斜向下。

7、优选地,第三溜槽向远离落球管的方向倾斜向下。

8、优选地,第一溜槽向远离第一提升机的方向向下倾斜,第二溜槽向远离第二提升机的方向向下倾斜。

9、优选地,第一落料段的外侧套设有第二落料段用于连通第一落料段和第二落料段。

10、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磨球检测机构,通过设置的不同高度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模拟不同大小的磨机使用环境,可满足对不同工况条件的检验,降低检测成本,其中需要当使用第一提升机时,将插片插入第一插槽内,磨球可沿着第三溜槽、第二通道再次进入第一提升机内以进行循环,同理,当使用第二提升机时,将插片插入第二插槽内,磨球可沿着第三溜槽、第一通道进入第二提升机内进行循环。



技术特征:

1.一种磨球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提升机(1)、第二提升机(2)、第一溜槽(3)、第二溜槽(4)、第三溜槽(5)、落球管(6),第二提升机(2)位于第一提升机(1)的前侧且其高度小于第一提升机(1),第一溜槽(3)、第二溜槽(4)和第三溜槽(5)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其中第一溜槽(3)与第一提升机(1)前侧的出料端连通,第二溜槽(4)与第二提升机(2)前侧的出料端贯通,落球管(6)布置在第一溜槽(3)、第二溜槽(4)、第三溜槽(5)之间,且第三溜槽(5)与第一提升机(1)及第二提升机(2)下部的进料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球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落球管(6)包括布置在第一溜槽(3)与第二溜槽(4)之间的第一落料段(61)以及布置在第二溜槽(4)与第三溜槽(5)之间的第二落料段(62),第一落料段(61)固定在第一溜槽(3)的底端并与第一溜槽(3)上开设的第一落孔连通,第二落料段(62)固定在第二溜槽(4)的底端并与第二溜槽(4)上开设的第二落孔连通,且第一落料段(61)的底端出口位于第二落料段(62)的顶端开口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球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三溜槽(5)的一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均沿第三溜槽(5)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分别与第一提升机(1)的进料口及第二提升机(2)的进料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磨球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片(7),第一通道(51)的入口端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三溜槽(5)上位于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之间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一通道(51)的宽度与第三溜槽(5)的宽度相同,插片(7)插接在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磨球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向远离第一提升机(1)和第二提升机(2)的方向倾斜向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球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三溜槽(5)向远离落球管(6)的方向倾斜向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球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溜槽(3)向远离第一提升机(1)的方向向下倾斜,第二溜槽(4)向远离第二提升机(2)的方向向下倾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磨球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提升机、第二提升机、第一溜槽、第二溜槽、第三溜槽、落球管,第二提升机位于第一提升机的前侧且其高度小于第一提升机,第一溜槽、第二溜槽和第三溜槽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其中第一溜槽与第一提升机前侧的出料端连通,第二溜槽与第二提升机前侧的出料端贯通,落球管布置在第一溜槽、第二溜槽、第三溜槽之间,且第三溜槽与第一提升机及第二提升机下部的进料口连通;本技术中所提出的磨球检测机构,通过设置的不同高度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模拟不同大小的磨机使用环境,可满足对不同工况条件的检验。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心,程琦,桂劲松,方剑锋,黄勇,陈倩,卢伟,徐全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国市华丰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9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