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

专利2025-01-17  61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


背景技术:

1、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作为临床危重患者及肿瘤患者常用的给药方式。该置管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因长期接受营养药物或其他药剂而导致的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采用该方法给药,能够减轻刺激性药等高浓度药物对患者血管造成的刺激,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2、目前,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方式大多采用一次性医用敷料对穿刺点和导管的前端进行贴合固定,这样就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一次性医用敷料仅对导管的前端固定,导管容易发生移位,造成一次性医用敷料卷边,使得一次性医用敷料对穿刺点和导管的固定失效,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局部渗液、管路移位及脱出等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2.由于穿刺点容易渗血渗液,导致一次性医用敷料与皮肤的连接稳定性差,几个小时就要更换一次保护敷料,频繁地更换敷料无疑会增加导管感染机率,造成严重并发症;3.一次性医用敷料大多为白色,无法观察穿刺点情况,使用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于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医用敷料结构设计不合理,与穿刺点及导管的连接稳定性差,无法观察穿刺点情况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包括固定敷料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粘性面上的水胶体敷料部、透明敷料部和棉垫部,所述水胶体敷料部覆盖在穿刺点上,所述透明敷料部环绕设置在所述水胶体敷料部的外围,所述棉垫部环绕设置在所述透明敷料部的外围;所述固定敷料本体远离所述水胶体敷料部的一端设置有切缝,导管通过所述切缝从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粘性面伸出至非粘性面。

4、优选地,所述切缝靠近所述水胶体敷料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导管外轮廓相匹配的通孔,另一端沿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边缘;

5、优选地,还包括胶粘贴条,所述胶粘贴条的数量为多个且垂直贴设在所述切缝上,所述胶粘贴条和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非粘性面之间形成导管的夹持定位通道;

6、优选地,所述固定敷料本体为方形结构且四角处圆滑过渡;

7、优选地,还包括固定翼,所述固定翼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两侧,所述固定翼具有贴合皮肤的粘性面且环绕患者置入部位设置;

8、优选地,还包括导管固定部,所述导管固定部的粘性面贴设在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非粘性面上,能够将所述切缝覆盖;所述导管固定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宽度;

9、优选地,所述导管固定部上开设有供导管通过的开口;

10、优选地,还包括导管收纳部,所述导管收纳部设置在导管固定部上,导管收纳部具有导管收纳腔,所述导管收纳腔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水胶体敷料部,所述导管收纳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明观察室。

11、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于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医用敷料结构设计不合理,与穿刺点及导管的连接稳定性差,无法观察穿刺点情况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水胶体敷料部无张力覆盖在穿刺点上,提高导管与穿刺点的连接稳定性,水胶体敷料部能够有效吸收穿刺点的渗液,避免渗液外溢。透明敷料部可以沿着导管的外轮廓塑形包裹导管,有效固定导管,创造相对无菌环境,隔绝污染,避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同时,透明敷料部方便观察穿刺点情况及水胶体敷料部的状态,以及测量导管外露长度。棉垫部环绕设置在透明敷料部的外围,能够吸收外溢的渗液,避免固定敷料本体发生卷边,保护皮肤,预防压疮。而且,通过切缝紧密包覆外露的导管的外周面,减少导管与固定敷料本体之间的缝隙,提高导管与固定敷料本体连接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导管移位,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敷料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粘性面上的水胶体敷料部、透明敷料部和棉垫部,所述水胶体敷料部覆盖在穿刺点上,所述透明敷料部环绕设置在所述水胶体敷料部的外围,所述棉垫部环绕设置在所述透明敷料部的外围;所述固定敷料本体远离所述水胶体敷料部的一端设置有切缝,导管通过所述切缝从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粘性面伸出至非粘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缝靠近所述水胶体敷料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导管外轮廓相匹配的通孔,另一端沿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粘贴条,所述胶粘贴条的数量为多个且垂直贴设在所述切缝上,所述胶粘贴条和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非粘性面之间形成导管的夹持定位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敷料本体为方形结构且四角处圆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翼,所述固定翼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两侧,所述固定翼具有贴合皮肤的粘性面且环绕患者置入部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固定部,所述导管固定部的粘性面贴设在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非粘性面上且能够将所述切缝覆盖;所述导管固定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敷料本体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固定部上开设有供导管通过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收纳部,所述导管收纳部设置在导管固定部上,导管收纳部具有导管收纳腔,所述导管收纳腔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水胶体敷料部,所述导管收纳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明观察室。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保护固定敷料,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技术通过水胶体敷料部无张力覆盖在穿刺点上,提高导管与穿刺点的连接稳定性,水胶体敷料部能够有效吸收穿刺点的渗液,避免渗液外溢;透明敷料部可以沿着导管的外轮廓塑形包裹导管,有效固定导管,同时,透明敷料部方便观察穿刺点情况及水胶体敷料部的状态,以及测量导管外露长度;棉垫部环绕设置在透明敷料部的外围,能够吸收外溢的渗液,避免固定敷料本体发生卷边,保护皮肤,预防压疮;而且,通过切缝紧密包覆外露的导管的外周面,减少导管与固定敷料本体之间的缝隙,提高导管与固定敷料本体连接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导管移位,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郑薇,胡梦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905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49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