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17  39


本技术涉及遮阳门窗,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1、外遮阳装置是一种在户外设置百叶窗、卷帘等结构的遮阳设备。外遮阳的主要效果是具有自然的节能功效。公告号为cn2029600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遮阳装置,包括窗帘导轨、卷绳器、钢丝绳、减速机构、手动拉珠系统,其特征是卷绳器上绕有多组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和窗帘导轨上方连接;卷绳器内置减速机构,通过手动拉珠系统实现窗帘导轨和窗帘面料的升降;窗帘导轨与窗帘布料设置在室内,还可采用手摇卷绳器系统或可逆电机系统实现升降。然而,针对上述方案,在内遮阳的装置下百叶和窗户之间的空气容易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而造成室温高居不下,在使用内遮阳时,绝大部分热量仍可以进入到室内,导致遮阳装置的隔热效果差,影响使用体验。但是外遮阳装置不但可将户外的日照隔绝,并且能够抑制室内的空气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为了解决传统的内遮阳装置的隔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包括安装机构和遮阳卷帘;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折叠组件和锁紧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的一端卡接在所述锁紧组件上,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锁紧件,所述安装机构通过所述锁紧件固定在门窗框上;所述遮阳卷帘的一端绕设于所述锁紧组件上,所述遮阳卷帘的另一端与所述折叠组件连接,所述遮阳卷帘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和第三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和第三隔热层的表面均覆盖有阻燃剂。

3、上述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通过设置有锁紧件,便于安装机构在门窗框上的固定,实现外遮阳装置的安装;通过设置有折叠组件,在遮阳卷帘开启时或需要收卷关闭时,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保持遮阳卷帘的开启状态,防止遮阳卷帘坍塌;通过设置有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和第三隔热层,提高遮阳卷帘的隔热效果,防止热量进入到室内,解决了传统的内遮阳装置的隔热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设置有阻燃剂,使遮阳卷帘具有更好的阻燃作用。

4、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安装框架以及插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的固定座,多个所述锁紧件分别卡合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固定座上旋转装配有转轴,所述遮阳卷帘的一端绕设于所述转轴上。

5、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紧件通过螺栓螺纹固定在门窗框上。

6、进一步地,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连接件、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卡合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一折叠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叠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臂与所述遮阳卷帘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插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控制把手,所述控制把手用于驱动所述转轴的旋转。

8、进一步地,所述遮阳卷帘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上连接有排水帘。

9、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所述转轴活动式连接,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固定座卡扣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块包括卡扣部以及固定在所述卡扣部上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为圆柱状,所述插接部活动插接于所述转轴内,所述卡扣部卡合在所述固定座上并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扣部与所述插接部为一体成型。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隔热层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一膜条编织层、聚烯烃发泡塑料层和第二膜条编织层;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所述第三隔热层之间还设置有遮光层。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膜条编织层和所述第二膜条编织层均为多根膜条交错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膜条包括第一聚烯烃层、铝箔层和第二聚烯烃层,所述铝箔层的正反两面分别覆盖有胶黏剂,所述第一聚烯烃层和所述第二聚烯烃层分别通过胶黏剂复合在所述铝箔层的正反两面。



技术特征:

1.一种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安装框架以及插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的固定座,多个所述锁紧件分别卡合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固定座上旋转装配有转轴,所述遮阳卷帘的一端绕设于所述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紧件通过螺栓螺纹固定在门窗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连接件、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卡合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一折叠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叠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臂与所述遮阳卷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插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控制把手,所述控制把手用于驱动所述转轴的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卷帘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上连接有排水帘。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所述转轴活动式连接,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固定座卡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包括卡扣部以及固定在所述卡扣部上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为圆柱状,所述插接部活动插接于所述转轴内,所述卡扣部卡合在所述固定座上并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扣部与所述插接部为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隔热层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一膜条编织层、聚烯烃发泡塑料层和第二膜条编织层;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所述第三隔热层之间还设置有遮光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条编织层和所述第二膜条编织层均为多根膜条交错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膜条包括第一聚烯烃层、铝箔层和第二聚烯烃层,所述铝箔层的正反两面分别覆盖有胶黏剂,所述第一聚烯烃层和所述第二聚烯烃层分别通过胶黏剂复合在所述铝箔层的正反两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遮阳门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门窗活动外遮阳装置,包括安装机构和遮阳卷帘,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折叠组件和锁紧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的一端卡接在所述锁紧组件上,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锁紧件,所述安装机构通过所述锁紧件固定在门窗框上;所述遮阳卷帘的一端绕设于所述锁紧组件上,所述遮阳卷帘的另一端与所述折叠组件连接,所述遮阳卷帘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和第三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和第三隔热层的表面均覆盖有阻燃剂。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内遮阳装置的隔热效果差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与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丽,潘学著,王岗,杨舜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亚铝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0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