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雾化吸入,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吸入装置。
背景技术:
1、中药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中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的现象十分常见,中药以呼吸道渠道雾化给药,使中药液微细颗粒直接均匀地分布于局部呼吸道黏膜,减少了挥发油类有效成分的浪费,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弥补了静脉、口服、灌肠等给药途径到达病灶时已是低浓度的不足,近年来中药雾化已广泛用于呼吸、血液循环、神经、运动、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治疗中。
2、传统的雾化吸入器可以实现雾化治疗的目的,但是传统的雾化吸入器的雾化后的吸入方式存在一定缺陷,通常使用防护罩将其固定在口鼻处,进行呼吸。但是此结构对于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的流通处理上存在有不足,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雾化吸入装置”,1其申请号为“cn202320163034.7”其通过罐体上设有连通口,罐体通过连通口与麻醉机的气管导管连通;罐体上设有用于加入药物的开口,且开口能够打开以及关闭;雾化组件设置于罐体的内底部,雾化组件用于将药物雾化后输入气管导管内,但是此结构对于雾化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导流上存在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雾化吸入装置,通过防护罩与嘴部进行连接,通过内部的出气嘴和接气嘴的设置使其吸入的气体与排出的气体分别通过两个通道进行流通,使其实现雾化物充分吸入喉咙内部。通过密封一和密封垫二实现气体单方向流通,使其有效地将输入的雾化物与体内排出的气体通过两个通道进行流通。
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气盒,所述防护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气嘴,所述接气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座一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活动轴一,所述活动轴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二;所述接气盒的内部设置有出气嘴,所述出气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二,所述连接座二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活动轴二,所述活动轴二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一,所述接气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雾化物管,所述雾化物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雾化装置。
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所述接气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气嘴,所述排气嘴与接气盒的内部相连通。通过设置的接气盒使其实现,排出的气体将其引入废气管内。
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所述排气嘴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废气管,所述废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的废气装置使其实现,将人体内部排出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所述防护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鼻堵。通过设置的鼻堵使其堵住鼻孔,使其实现用嘴巴进行呼吸。
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所述接气嘴的输出端与防护罩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密封垫二与接气嘴的输出端活动连接。使其有效的连接防护罩内部通过密封垫二实现气体只进不出。
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所述出气嘴的输出端与接气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密封垫一与出气嘴的输出端活动连接。使其有效的连接防护罩内部通过密封垫一实现气体只出不进。
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所述出气嘴的输入端与防护罩的内部相连通。使其实现气体的有效输入。
9、有益效果
10、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雾化吸入装置,通过防护罩与嘴部进行连接,通过内部的出气嘴和接气嘴的设置使其吸入的气体与排出的气体分别通过两个通道进行流通,使其实现雾化物充分吸入喉咙内部。
1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雾化吸入装置,通过密封一和密封垫二实现气体单方向流通,使其有效地将输入的雾化物与体内排出的气体通过两个通道进行流通。
1.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气盒(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气嘴(9),所述排气嘴(9)与接气盒(4)的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嘴(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废气管(2),所述废气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鼻堵(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气嘴(8)的输出端与防护罩(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密封垫二(11)与接气嘴(8)的输出端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嘴(18)的输出端与接气盒(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密封垫一(10)与出气嘴(18)的输出端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嘴(18)的输入端与防护罩(3)的内部相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