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19  36


本技术涉及颅骨矫形固定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


背景技术:

1、根据医学报告,约70%的新生儿有颅骨形态异常问题,其中35%属于中度或者重度颅骨形态异常。现阶段有手术或者矫形固定器佩戴等治疗方案。其中,手术适用于病理性颅骨异常的问题。婴儿矫形固定器是经过大量临床验证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案。国内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扁头综合征,之后的几十年间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至今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时间框架。

2、矫形固定器为了便于佩戴,一般设计为两个部,两个部分通过卡扣件拼接在一起,卡扣件是与其中一部分一体成型的,这样就导致卡扣件损坏,整体都必须替换,从而极大的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能够极大的降低卡扣件损坏导致整体替换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地拼接在一起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可拆分连接。

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件包括板状主体,所述板状主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4、所述第一端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相互配合卡接形成第一连接结构;

5、所述第二端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相互配合连接形成第二连接结构。

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的卡爪、及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上的卡扣;

7、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端的挂接部、及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上的挂钩;

8、所述卡爪与所述卡扣配合卡接,所述挂接部与所述挂钩配合挂接并且可相对转动。

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板状主体设置成能弹性变形,且所述板状主体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中部部分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变形间隙;

10、所述板状主体设置成在弹性变形时,所述卡爪与所述卡扣能分离。

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板状主体的第一端为单层板结构,所述板状主体的第二端为多层板结构,所述多层板结构的相邻两层板之间具有间隙。

1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板状主体的板厚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方向逐渐增加。

1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侧部设有自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部设有自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

14、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拼接成收容所述卡扣件的收容槽;

15、所述卡扣和所述挂钩中的一个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另一个设于所述第二凹槽。

1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板状主体为弧形板,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弧形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度。

1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通过3d打印的方式一体成型。

1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具有空腔,且所述外层和内层均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的通气孔通过所述空腔连通。

1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外层的通气孔的通流截面积沿着自所述内层朝向所述外层的方向逐渐增大。

2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的通气孔大于所述外层的通气孔的通流截面积。

2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固定器本体内的内衬,所述内衬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呈细条状。

2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的装饰件,所述装饰件设有插脚,所述固定器本体设有收容部分所述装饰件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底部设有与所述插脚配合插接的插孔。

2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标记部;

24、所述标记部设有插接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设有收容部分所述标记部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底部设有与所述插接部配合插接的插接槽。

2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并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标记部;

26、所述标记部设有凸出部;所述第二壳体设有收容部分所述标记部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底部设有与所述凸出部配合插接的插接槽。

2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内衬包括多层,所述内衬与所述固定器本体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固定器本体内侧设有用于粘贴所述魔术贴的射出勾的凹陷槽。

2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互拼接端面,一个设置有突出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突出部适配的凹槽。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颅骨矫形固定器通过将卡扣件设计能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可拆分连接,从而能够极大的降低卡扣件损坏导致整体替换的成本。

3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地拼接在一起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可拆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包括板状主体,所述板状主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的卡爪、及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上的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主体设置成能弹性变形,且所述板状主体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中部部分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变形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主体的第一端为单层板结构,所述板状主体的第二端为多层板结构,所述多层板结构的相邻两层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多层板结构中的一层板结构的厚度范围为0.5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主体的板厚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方向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侧部设有自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部设有自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主体为弧形板,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弧形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互拼接端面,一个设置有突出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突出部适配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为前壳体和后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通过3d打印的方式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具有空腔,且所述外层和内层均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的通气孔通过所述空腔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通气孔的通流截面积沿着自所述内层朝向所述外层的方向逐渐增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通气孔大于所述外层的通气孔的通流截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固定器本体内的内衬,所述内衬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呈细条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包括多层,所述内衬与所述固定器本体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固定器本体内侧设有用于粘贴所述魔术贴的射出勾的凹陷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的装饰件,所述装饰件设有插脚,所述固定器本体设有收容部分所述装饰件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底部设有与所述插脚配合插接的插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颅骨矫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标记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颅骨矫形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固定器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地拼接在一起的卡扣件,卡扣件设置成与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可拆分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王翀喆,居泯希,罗凡,刘旭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量几何(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0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