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颈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19  27


本技术涉及颈枕,特别是涉及一种按摩颈枕。


背景技术:

1、在乘坐长途汽车或者火车旅行的过程中,颈部肌肉、韧带都会相对用力固定头部,时间一长就会让颈部肌肉等组织疲劳,使用颈枕可环节颈部的疲劳状态,颈枕的作用就是防止颈部长时间得不到休息。

2、公开号为cn20804852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颈枕,包括u型弹性枕芯及枕套,所述枕套包覆在u型弹性枕芯的外周面,所述u型弹性枕芯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枕套的外周面设置有透气网孔,所述通孔与透气网孔配合使用。

3、上述装置在使用时虽然可以使颈部得到休息,并具有透气性,但是没有按摩功能,不能对颈部进行按摩,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提出一种按摩颈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摩颈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对颈部进行按摩,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颈枕,包括:

3、颈枕本体,所述颈枕本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固定连接有两支柱和两夹腿,两所述支柱朝向相同,两所述夹腿朝向相同,所述支柱和所述夹腿之间呈角度设置;

4、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基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壳体上通过连接机构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外缘与所述基体平齐,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连接机构上。

5、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若干连接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杆在所述通孔内活动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均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上,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壳体之间。

7、优选的,两所述夹腿上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红外灯珠,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边板,所述边板远离所述安装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夹腿平齐。

8、优选的,所述夹腿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振动电机和所述红外灯珠均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固定连接在所述夹腿上。

9、优选的,所述基体、所述支柱和所述夹腿均为柔性材质。

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装置中,两个夹腿用于夹在脖颈处,两个支柱用于支撑头部,基体为脖颈提供支撑,顶板用于和使用者的脖颈接触,振动电机通过连接机构带动顶板运动,顶板在振动时对脖颈起到按摩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为脖颈处提供支撑,同时还具有按摩的作用,缓解脖颈处的疲劳。



技术特征:

1.一种按摩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若干连接杆(8)、第一限位板(9)和第二限位板(10),所述壳体(4)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连接杆(8)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杆(8)在所述通孔内活动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9)和所述第二限位板(10)均与所述连接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9)位于所述壳体(4)内,所述第二限位板(10)位于所述壳体(4)外,所述振动电机(7)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板(9)上,所述顶板(6)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摩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9)和所述壳体(4)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2)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10)和所述壳体(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颈枕,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腿(3)上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红外灯珠(14),所述安装板(1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边板(15),所述边板(15)远离所述安装板(13)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6),所述导热板(16)与所述夹腿(3)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按摩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腿(3)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17),所述振动电机(7)和所述红外灯珠(14)均与所述控制开关(17)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7)固定连接在所述夹腿(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所述支柱(2)和所述夹腿(3)均为柔性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按摩颈枕,包括颈枕本体,所述颈枕本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固定连接有两支柱和两夹腿,两所述支柱朝向相同,两所述夹腿朝向相同,所述支柱和所述夹腿之间呈角度设置;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基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壳体上通过连接机构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外缘与所述基体平齐,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连接机构上。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为脖颈处提供支撑,同时还具有按摩的作用,缓解脖颈处的疲劳。

技术研发人员:梅灿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缦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1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