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支撑,尤其涉及一种模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前会进行模板的搭建,通过模板限制混凝土的外形,模板通过支撑结构保持固定状态。
2、现有的模板是通过支撑杆或者三角形框架进行支撑固定,支撑杆和模板为点对点的支撑,支撑杆没有接触位置的模板容易出现倾斜或者鼓包的情况,三角形框架和模板的接触面更大,但是一体式固定三角形框架尺寸较大,空间占用较大,运输和移动都较为不便,运输安装的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模板支撑结构,首卡槽和侧中限位卡块的滑插对背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的夹角进行限制,背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也能够对模板进行支撑操作,分散模板对下支撑杆的支撑力,提升支撑效果,既有三角形框架的支撑优势又具备折叠便于运输和安装的优势。
2、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模板支撑结构,具体包括:背支撑架、下支撑杆和侧支撑杆,所述背支撑架背部外侧设置有下支撑杆,下支撑杆的两侧均设置侧支撑杆,背支撑架上部阵列设置有限位槽,背支撑架下端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架,下支撑架尾端段上部开设有首卡槽,下支撑架首端侧面转动连接有侧中限位卡块。
3、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架阵列设置有限位槽,首卡槽下部和侧中限位卡块滑插连接。
4、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杆的内侧螺纹连接有首支撑螺杆,首支撑螺杆的尾端固定有尾限位架,下支撑杆的尾端圆周向转动有尾限位架。
5、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首支撑螺杆尾端的尾限位架和背支撑架的限位槽卡合,下支撑杆尾端的尾限位架和下支撑架的限位槽卡合,首支撑螺杆的尾限位架和首卡槽没有分离的间隙,尾限位架和首卡槽完成卡合,下支撑杆、首支撑螺杆对背支撑架和模板进行支撑操作。
6、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支撑杆上部滑动连接有上滑架,上滑架上部转动有中支架,上滑架上部螺接有上顶紧螺钉。
7、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顶紧螺钉尾端和侧支撑杆顶紧接触进行位置的固定,中支架尾端和下支撑架侧面转动连接,侧支撑杆和上滑架、中支架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侧支撑杆转动远离下支撑架后,扩大下支撑架的支撑面,增强下支撑架对背支撑架的支撑力。
8、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首卡槽和侧中限位卡块滑插时,侧中限位卡块的前侧和背支撑架背部贴合,背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保持直角状态,背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也能够对模板进行支撑操作,分散模板对下支撑杆的支撑力,提升支撑力,背支撑架和下支撑架和下支撑杆组成一个三角结构,对模板的支撑更加稳定。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板支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首卡槽和侧中限位卡块的滑插对背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的夹角进行限制,背支撑架和下支撑架和下支撑杆组成三角形结构对模板进行支撑操作,背支撑架和下支撑架分散模板对下支撑杆的支撑力,提升支撑效果,既有三角形框架的支撑优势又具备折叠便于运输和安装的优势。
11、背支撑架竖向贴合在模板背部,扩大对模板的接触面积,提升支撑模板的稳定性,减少上下支撑不均导致模板鼓起的情况。
12、侧支撑杆向外侧转动,扩大下支撑架的支撑面,增强下支撑架对背支撑架的支撑稳定性,避免向两侧倾斜的情况。
1.一种模板支撑结构,包括:背支撑架(1)、下支撑杆(2)和侧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支撑架(1)背部外侧设置有下支撑杆(2),下支撑杆(2)的两侧均设置侧支撑杆(3),背支撑架(1)上部阵列设置有限位槽(101),背支撑架(1)下端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架(102),下支撑架(102)尾端段开设有首卡槽(104),下支撑架(102)首端侧面转动连接有侧中限位卡块(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