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调整机构,具体为一种用于无菌腹腔引流导管的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1、腹腔引流导管是腹腔手术后,经过腹腔和外界相通的管路,比如消化道穿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放置引流管,可以引流出残存在腹腔内,手术后冲洗的冲洗液,盆腔的脓液,腹腔引流管引流是腹部外科手术后防止并发症和治疗部分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放置腹腔引流管有利于引离或排出积存于腹腔内的液体(包括血液、脓液、炎性渗液、胆汁、分泌液等)。
2、然而传统的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3、插管之后的病人由于长长的引流管活动起来十分不便,同时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被引流管绊倒病人和他人的现象,容易给病人和他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菌腹腔引流导管的调整机构,在插管之后可以扭动阀门将多余的引流管进行收缩,并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活动进行自由调整引流管的长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收缩器,所述收缩器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外壁分别啮合连接有齿轮一和齿轮三,所述齿轮一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齿轮三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齿轮四,所述齿轮四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杆三,所述连杆三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引流管,所述连杆一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阀门。
3、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的外壁和收缩器的内壁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置物柜,所述置物柜的一侧内壁铰接有柜门,所述置物柜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收集袋,所述收集袋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过渡管。
5、优选的,所述收缩器的内部开设有管道引流管道,所述引流管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内壁和引流管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收缩器的外壁开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的内壁和引流管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收缩器的外壁开设有排出通道,所述排出通道的内壁和保护管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管的一侧外壁和过渡管的内壁滑动连接。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不同长度的引流管,更方便病人的活动,同时防止因为被引流管绊倒等意外对病人和他人造成伤害。
1.一种用于无菌腹腔引流导管的调整机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收缩器(8),所述收缩器(8)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杆一(11),所述连杆一(1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二(14),所述齿轮二(14)的外壁分别啮合连接有齿轮一(12)和齿轮三(16),所述齿轮一(1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杆二(15),所述连杆二(1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0),所述齿轮三(16)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齿轮四(17),所述齿轮四(17)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杆三(18),所述连杆三(1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0),所述转动轮(10)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引流管(6),所述连杆一(1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阀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菌腹腔引流导管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一(2),所述转轴一(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二(4),所述转轴二(4)的外壁和收缩器(8)的内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菌腹腔引流导管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置物柜,所述置物柜的一侧内壁铰接有柜门(7),所述置物柜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收集袋(20),所述收集袋(20)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过渡管(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菌腹腔引流导管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器(8)的内部开设有管道引流管道(9),所述引流管道(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保护管(13),所述保护管(13)的内壁和引流管(6)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收缩器(8)的外壁开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的内壁和引流管(6)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收缩器(8)的外壁开设有排出通道,所述排出通道的内壁和保护管(13)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管(13)的一侧外壁和过渡管(19)的内壁滑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