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盲区警示灯。
背景技术:
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常有几个区域不能直接或间接通过后视镜观察到,我们将这几个区域称之为盲区。为了提高驾驶员驾车过程中的安全性,一些汽车在盲区上设置警示灯,以作变道的提醒。经客户反映,现有的盲区警示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电路板接插件由于无支撑在与外部线路对接时,容易因频繁接插或者接插用力大使得电路板接插件出现摆动,导致电路板接插件与电路板接触不良,影响电路板正常使用的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插稳定的盲区警示灯。
2、本实用新型盲区警示灯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警示灯底座、警示灯电路板、警示灯配光镜和中接板,所述警示灯底座内设有警示灯底座置入腔和横向设置且与所述警示灯底座置入腔相通的对插口,所述警示灯电路板设有电路板主体,所述电路板主体底面设有电路板对插件和led灯,所述警示灯底座置入腔内设有导光块总成和用于所述电路板主体安装固定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电路板主体中部设有与所述导光块总成相对应的电路板通口,所述警示灯配光镜上设有与所述导光块总成相对应的配光镜照射槽;
3、所述警示灯底座置入腔上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有用于所述电路板对插件左右端限位的限位挡板,所述中接板一端抵在所述限位座上且其另一端抵在所述电路板主体底部,所述中接板置于所述电路板对插件后端。
4、所述中接板两端设有中接板定位凸起,所述限位座和所述电路板主体上均设有与所述中接板定位凸起相对应的中接板定位凹口。
5、所述限位座与所述警示灯底座为一体注塑成型。
6、所述第一支撑柱设有第一对接头,所述 第二支撑柱设有第二对接头,所述第一对接头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二对接头为方形结构,所述电路板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对接头相对应的电路板第一对接孔和与所述第二对接头相对应的电路板第二对接孔。
7、所述警示灯配光镜内还设有抵在所述电路板主体上的压块,所述压块为楔形结构。
8、所述导光块总成包括与所述led灯相对应的导光块、呈阶梯状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射台阶组和第二反射台阶组。
9、所述警示灯配光镜上设有配光镜防水挡边。
10、本实用新型盲区警示灯的优点在于:限位座和中接板的结构设计使得电路板对插件在对插时后部和左右侧均有支撑和限位,能有效防止其因频繁插接或者暴力插接导致的松动和接触不良,中接板能进一步加强警示灯电路板和警示灯底座的连接紧密性。
1.一种盲区警示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警示灯底座(1)、警示灯电路板(2)、警示灯配光镜(3)和中接板(4),所述警示灯底座(1)内设有警示灯底座置入腔(6)和横向设置且与所述警示灯底座置入腔(6)相通的对插口(7),所述警示灯电路板(2)设有电路板主体(9),所述电路板主体(9)底面设有电路板对插件(10)和led灯(11),所述警示灯底座置入腔(6)内设有导光块总成和用于所述电路板主体(9)安装固定的第一支撑柱(13)和第二支撑柱(14),所述电路板主体(9)中部设有与所述导光块总成相对应的电路板通口(18),所述警示灯配光镜(3)上设有与所述导光块总成相对应的配光镜照射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接板(4)两端设有中接板定位凸起(23),所述限位座(20)和所述电路板主体(9)上均设有与所述中接板定位凸起(23)相对应的中接板定位凹口(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20)与所述警示灯底座(1)为一体注塑成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3)设有第一对接头(15),所述 第二支撑柱(14)设有第二对接头(16),所述第一对接头(15)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二对接头(16)为方形结构,所述电路板主体(9)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对接头(15)相对应的电路板第一对接孔(27)和与所述第二对接头(16)相对应的电路板第二对接孔(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配光镜(3)内还设有抵在所述电路板主体(9)上的压块(29),所述压块(29)为楔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块总成包括与所述led灯(11)相对应的导光块(30)、呈阶梯状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射台阶组(31)和第二反射台阶组(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配光镜(3)上设有配光镜防水挡边(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