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25  29


本技术涉及上下料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轻薄材料在流水线上检测上料往往存在效率低,而且物料比较难夹取,上料困难不够稳定,从而引起设备整体运行效率差。

2、对此,亟需设计一款自动上下料装置,来解决轻薄材料流水线上料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从而提高设备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解决现有类似轻薄物料不易夹取、上下料困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取料结构和放料结构,所述取料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吸附机构,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吸附机构连接,所述放料结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压料组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压料组件连接。

3、其中,利用取料结构稳定吸附固定物料,利用放料结构分离物料到指定位置,提高物料的上下料效率,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还可以设有至少两个取料结构和至少两个放料结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附座、吸气口和真空发生器,所述吸附座上开设有进气口和若干吸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进气口与若干吸气口连通。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压料侧设有定位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和吸附座之间安装所述缓冲组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辅助滑轨和滑块,所述辅助滑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辅助滑轨的长度方向与缓冲组件的受力方向一致,所述滑块安装于吸附座上,滑块与辅助滑轨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气缸。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第二气缸。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弹簧、导向柱、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缓冲弹簧的中部穿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一限位件与导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与导向柱的另一端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之间连接有连接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吸附工位,每个吸附工位对应有若干吸气口,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压料工位。其中,所述吸附工位和压料工位的数量相同。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取料结构和放料结构完成物料的上下料工序,利用取料结构的吸附机构将物料吸附、固定,吸附稳定,再利用放料结构的压料组件将物料从吸附机构上分离到指定位置,完成吸料放料动作,提高物料上下料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结构和放料结构,所述取料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吸附机构,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吸附机构连接,所述放料结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压料组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压料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附座、吸气口和真空发生器,所述吸附座上开设有进气口和若干吸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进气口与若干吸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压料侧设有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和吸附座之间安装所述缓冲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滑轨和滑块,所述辅助滑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辅助滑轨的长度方向与缓冲组件的受力方向一致,所述滑块安装于吸附座上,滑块与辅助滑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第二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弹簧、导向柱、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缓冲弹簧的中部穿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一限位件与导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与导向柱的另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之间连接有连接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吸附工位,每个吸附工位对应有若干吸气口,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压料工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取料结构和放料结构,所述取料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吸附机构,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吸附机构连接,所述放料结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压料组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压料组件连接。本技术通过取料结构吸取物料,利用放料结构见物料从吸附机构上分离到准确的位置上,完成物料的自动上下料工作,采用吸附原理吸取固定物料,吸附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吸附结构和放料结构相互配合,互不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冯东闯,柏艳林,黄雄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2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