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线用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25  38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线用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对汽车零件进行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设置有输送装置对汽车零件进行传输,方便汽车连接在传输的过程中经过不同的工序,从而提高了汽车零件加工的整体效率。

2、输送设备通常由电机,传动辊和传输带组合而成,在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将汽车零件放置在传输带的顶部,并启动电机带动传动辊旋转,使传输带进行移动,从而起到对汽车零件进行传输输送的目的。

3、而考虑到汽车零件由于类型的不同,其大小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而输送设备在对不同大小的汽车零件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汽车零件与输送带分离的情况,不仅影响传输带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也容易导致汽车零件出现受损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线用输送设备,旨在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输送装置在对大小不同的汽车零件进行传输时,容易导致较小的汽车零件出现偏移或者掉落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线用输送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传动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传动轮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形框,所述凹形框上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壁铰接有h形滑块,所述凹形框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拉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通槽的内壁开设有凹形槽。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一组传动轮的外壁固定连接,一组传动轮的外壁通过输送带与另一组传动轮传动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铰接件的内壁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铰接有挡板。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h形滑块与壳体的外壁滑动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限位块的外壁与凹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通槽的内壁与限位块贯穿且滑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挡板、连接杆和拉杆,通过竖向移动拉杆,使拉杆通过连接杆带动挡板的角度进行改变,方便对不同大小的汽车零件进行传输时,进行定向,保持汽车零件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偏移掉落的情况。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限位块和凹形槽,通过旋转拉杆的方式对拉杆的竖向位置进行限位和固定,使工作人员在调节拉杆竖向位置时更加方便和快速,提高调节的整体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线用输送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轮(3),所述壳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传动轮(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传动轮(3)通过输送带(6)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形框(5),所述凹形框(5)上滑动连接有拉杆(11),所述拉杆(1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铰接件(10),所述铰接件(10)通过连接杆(9)连接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外壁铰接有h形滑块(7),所述凹形框(5)上开设有通槽(14),所述拉杆(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通槽(14)的内壁开设有凹形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线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一组传动轮(3)的外壁固定连接,一组传动轮(3)的外壁通过输送带(6)与另一组传动轮(3)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线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10)的内壁铰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底部铰接有挡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线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滑块(7)与壳体(1)的外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线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2)的外壁与凹形槽(13)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线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4)的内壁与限位块(12)贯穿且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线用输送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轮,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一组传动轮的外壁固定连接,一组传动轮的外壁通过输送带与另一组传动轮传动连接,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形框,凹形框上滑动连接有拉杆,拉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铰接件,铰接件的内壁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铰接有挡板,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挡板、连接杆和拉杆,通过竖向移动拉杆,使拉杆通过连接杆带动挡板的角度进行改变,方便对不同大小的汽车零件进行传输时,进行定向,保持汽车零件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宝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2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