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27  43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1、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是一种智能化、全自动、连续式一体化的絮凝剂溶配及投药装置,这种装置适用于高分子的有机絮凝剂的制备与投加,用户只需将药剂干粉直接加入设备的料斗中,即可实现全自动的投料、溶解、熟化、储存、计量加药等过程,整个过程无需人为操作,完全自动运行。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9079202u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筒,所述污水处理筒的外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污水处理筒的外表面下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污水处理筒的底面外侧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污水处理筒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并位于污水处理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架,所述环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排药管,所述排药管的外表面开设有排药孔,所述污水处理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加药筒,该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通过加药筒可向污水处理筒的内部自动加药,并通过排药管可将药剂与污水能够充分混合,以便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

3、但是该装置在污水完成絮凝后无法将污水中的絮凝物进行快速的分离与过滤,从而导致完成絮凝后的污水在进入生化降解箱内前需要单独过滤,导致过于浪费时间与资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污水完成絮凝后无法将污水中的絮凝物进行快速的分离与过滤,从而导致完成絮凝后的污水在进入生化降解箱内前需要单独过滤,导致过于浪费时间与资源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包括底座、蓄水腔、驱动机构、多个曝气泵、多个搅拌电机、污水泵、输药泵、抽泥泵和抽水泵,所述蓄水腔设置在底座上端,所述蓄水腔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固定套设在底座上端,所述底壳上端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用于污水中絮凝物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底座下端环形排列固定套设有多个用于带动过滤机构升降的液压杆。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水箱上端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污水泵和输药泵均固定连接在箱盖上端,且所述污水泵和输药泵输出端均贯穿箱盖上端通至水箱内部。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一端均环形排列设置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固定连接有中环,所述中环外侧环形排列且转动连接有多个框架,多个所述框架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多个所述联动杆输出端均贯穿外框内部通至外框外部,且多个所述联动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多个所述卡板一侧均开设有滑槽多个所述框架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外框外侧靠上处环形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转座,多个所述转座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滑轮,多个所述滑轮外侧转动套设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外侧环形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滑棒,多个所述滑棒分别与多个滑槽之间相互适配滑动连接,所述外框外侧靠下处环形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块,多个所述液压杆输出端分别依次贯穿底座和底壳的下端通至水箱内部,且多个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连接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框套和齿条,所述框套固定连接在外框一侧靠上处,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驱动环一侧,所述框套上端固定连接有潜水电机,所述潜水电机输出端贯穿框套上端通至框套内部,且所述潜水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之间至齿合传动。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多个所述曝气泵分别环形排列固定连接在底壳外侧靠下处,多个曝气泵输出端均贯穿底壳一侧通至水箱内部,且多个所述曝气泵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曝气管。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多个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分别环形排列固定连接在底壳外侧靠下处,多个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均贯穿底壳一侧通至水箱内部,且多个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头,所述底壳下端固定连接有抽泥泵,所述抽泥泵输出端贯穿底壳下端通至水箱内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输入端贯穿水箱一侧通至水箱内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完成污水的絮凝后,潜水电机启动,通过潜水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和驱动环转动时,驱动环带动多个滑棒分别在多个滑槽内滑动,从而同步带动多个框架旋转闭合,此时多个液压杆启动,带动外框下降并通过滤网将絮凝物下压过滤至水箱底部,从而快速地将污水中的絮凝物进行过滤分离。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包括底座(1)、蓄水腔(2)、驱动机构(5)、多个曝气泵(6)、多个搅拌电机(7)、污水泵(8)、输药泵(9)、抽泥泵(10)和抽水泵(1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2)设置在底座(1)上端,所述蓄水腔(2)包括底壳(203),所述底壳(203)固定套设在底座(1)上端,所述底壳(203)上端固定安装有水箱(201),所述水箱(201)内部设置有用于污水中絮凝物过滤的过滤机构(4),所述底座(1)下端环形排列固定套设有多个用于带动过滤机构(4)升降的液压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1)上端固定连接有箱盖(202),所述污水泵(8)和输药泵(9)均固定连接在箱盖(202)上端,且所述污水泵(8)和输药泵(9)输出端均贯穿箱盖(202)上端通至水箱(20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外框(401),所述外框(401)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02),两个所述固定座(402)一端均环形排列设置有多个支撑杆(403),多个所述支撑杆(40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环(404),两个所述固定环(404)之间固定连接有中环(4014),所述中环(4014)外侧环形排列且转动连接有多个框架(405),多个所述框架(405)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406),多个所述联动杆(406)输出端均贯穿外框(401)内部通至外框(401)外部,且多个所述联动杆(406)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407),多个所述卡板(407)一侧均开设有滑槽(408)多个所述框架(405)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09),所述外框(401)外侧靠上处环形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转座(4010),多个所述转座(4010)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滑轮(4011),多个所述滑轮(4011)外侧转动套设有驱动环(4012),所述驱动环(4012)外侧环形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滑棒(4013),多个所述滑棒(4013)分别与多个滑槽(408)之间相互适配滑动连接,所述外框(401)外侧靠下处环形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块(4015),多个所述液压杆(3)输出端分别依次贯穿底座(1)和底壳(203)的下端通至水箱(201)内部,且多个所述液压杆(3)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连接块(4015)的下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框套(501)和齿条(504),所述框套(501)固定连接在外框(401)一侧靠上处,所述齿条(504)固定连接在驱动环(4012)一侧,所述框套(501)上端固定连接有潜水电机(502),所述潜水电机(502)输出端贯穿框套(501)上端通至框套(501)内部,且所述潜水电机(50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503),所述齿轮(503)与齿条(504)之间至齿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曝气泵(6)分别环形排列固定连接在底壳(203)外侧靠下处,多个曝气泵(6)输出端均贯穿底壳(203)一侧通至水箱(201)内部,且多个所述曝气泵(6)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曝气管(6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搅拌电机(7)输出端分别环形排列固定连接在底壳(203)外侧靠下处,多个所述搅拌电机(7)输出端均贯穿底壳(203)一侧通至水箱(201)内部,且多个所述搅拌电机(7)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头(701),所述底壳(203)下端固定连接有抽泥泵(10),所述抽泥泵(10)输出端贯穿底壳(203)下端通至水箱(201)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1),所述抽水泵(11)输入端贯穿水箱(201)一侧通至水箱(201)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絮凝工艺的自动化加药装置,包括底座、蓄水腔、驱动机构、多个曝气泵、多个搅拌电机、污水泵、输药泵、抽泥泵和抽水泵,所述蓄水腔设置在底座上端,所述蓄水腔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固定套设在底座上端,所述底壳上端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用于污水中絮凝物过滤的过滤机构,完成污水的絮凝后,潜水电机启动,通过潜水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和驱动环转动时,驱动环带动多个滑棒分别在多个滑槽内滑动,从而同步带动多个框架旋转闭合,此时多个液压杆启动,带动外框下降并通过滤网将絮凝物下压过滤至水箱底部,从而快速地将污水中的絮凝物进行过滤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喜,应明,吴振洋,胡海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通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4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3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