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光伏,特别是涉及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为了降本增效,光伏组件功率和尺寸逐渐变大,承载光伏组件的支架也随之变得更长、更宽,为了获得更好的驱动力和保持力,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多点驱动。然而多点驱动受整个系统的同步性的影响较大,一旦多点驱动彼此之间不同步,将会引起整排光伏组件停机,甚至出现光伏组件被扭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多点驱动系统的光伏组件同步性要求较高,停机或扭坏现象可能性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
2、一种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包括:
3、连接筒;
4、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用于与一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转动连接;
5、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用于与另一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连接筒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筒构造有容纳腔;
7、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所述连接筒的一端呈渐缩结构,所述渐缩结构能够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转动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所述连接筒的一端呈圆柱状。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沿其自身轴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轴向,自所述第一段朝向所述第三段呈倾斜向下设置;
10、所述容纳腔沿所述连接筒的轴向、自所述第二连接管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侧呈渐扩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容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转动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的外表面为曲面,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的形状相适配。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还包括轴挡,所述轴挡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所述连接筒的一侧,且所述轴挡卡接于所述连接筒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一侧的侧壁;
13、所述轴挡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接管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移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所述连接筒的一侧构造有卡接槽,所述轴挡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沿其自身轴向构造有第一通孔。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沿其轴向构造有第二通孔。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连接于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所述连接筒的一侧呈渐缩结构;
19、所述第三连接管构造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管能够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三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筒容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
2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其包括多个驱动结构,还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所述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不同的所述驱动结构连接。
22、上述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及光伏系统,当在使用过程中时,由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一驱动结构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筒的一端转动连接。而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另一驱动结构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筒背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分别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的两个驱动结构彼此之间具有转动自由度,两个驱动结构之间相互独立,进而使得整个光伏系统不受各驱动之间的同步性影响,所以即使某个驱动结构被损坏,也不会影响其他驱动结构的运转。如此降低了对于多点驱动系统的光伏组件的同步性要求,也减少了光伏组件停机或扭坏现象的可能性,整个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也较长。
1.一种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00)构造有容纳腔(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00)靠近所述连接筒(100)的一端呈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00)沿其自身轴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10)、第二段(220)以及第三段(230);所述第二段(220)沿所述第一连接管(200)的轴向,自所述第一段(210)朝向所述第三段(230)呈倾斜向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220)和所述第三段(230)的外表面为曲面,所述容纳腔(110)与所述第二段(220)和所述第三段(230)的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还包括轴挡(400),所述轴挡(400)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00)靠近所述连接筒(100)的一侧,且所述轴挡(400)卡接于所述连接筒(100)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300)一侧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00)靠近所述连接筒(100)的一侧构造有卡接槽(240),所述轴挡(400)卡接于所述卡接槽(240)内。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00)沿其自身轴向构造有第一通孔(250)。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300)沿其轴向构造有第二通孔(340)。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管(500),所述第三连接管(500)连接于所述连接筒(100)与所述第二连接管(30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300)靠近所述连接筒(100)的一侧呈渐缩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00)容设于所述第三通孔(510)内并与所述第三通孔(510)的孔壁固定连接。
13.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包括多个驱动结构,还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所述光伏支架主梁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一连接管(200)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00)分别与不同的所述驱动结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