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自动打饭机,特别地,涉及一种下饭斗结构、下饭装置及自动打饭机。
背景技术:
1、自动打饭机能实现自动分发米饭,分发全程无人手接触,安全卫生,节省时间,减轻了劳动力,提高效率;取代了操作人员重复、繁琐地对米饭进行分配的操作。
2、为了保证米饭分发精确性,现有自动打饭机取消了按体积分发的方式,通过在打散机构输出端下方设置下饭装置并配合设置称重模块控制的方式进行米饭定量分发,例如专利号:202221364029.4中公开的一种应用于自动打饭机的开合下饭机构,由于抓饭斗动作时需向两侧转动开合使米饭落出至容器内,受自动打饭机本身宽度尺寸的限制,抓饭斗的尺寸需合理设置并具有一定限制,为避免米饭落出增加接饭范围,同时打散机构输出端尺寸需要进行限制配合下饭机构尺寸,导致打饭输出体积受限,影响打饭效率,设备整体工作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接饭范围及效率,其开合下饭装置的抓饭斗为分体设置,其上方围斗为固定结构,导致结构更为复杂,且实际效率提升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饭斗结构、下饭装置及自动打饭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打饭机的接饭斗结构受打饭机本身尺寸结构限制打散机构输出端或接饭结构的顶端尺寸小导致米饭易落出及打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下饭斗结构,包括呈对称分布的接饭斗,两个所述接饭斗组合形成一具有上方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接饭斗包括第一接饭部和第二接饭部,所述接饭斗的侧壁设置用于与外部驱动机构连接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接饭部的顶部外壁或第二接饭部的底部外壁或第一接饭部外壁和第二接饭部外壁之间,所述第一接饭部的顶部尺寸小于预设值,所述第一接饭部的尺寸由顶部至底部逐渐缩小为零,所述第二接饭部的底部尺寸与所述第一接饭部的顶部尺寸匹配,所述第二接饭部的顶部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接饭部的底部尺寸。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饭斗的边沿由所述第一接饭部的顶部至所述第二接饭部的顶部呈弧形过渡以与所述转动结构匹配。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饭斗的边沿设置有配合边。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边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层。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饭部的内壁设置有防粘凸起,多个所述防粘凸起于所述第一接饭部的内壁均匀分布。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接饭斗的外壁表面的连接座以及平行所述接饭斗的边沿开设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穿设转轴。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配合凸起,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嵌设所述配合凸起的配合凹槽。
10、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下饭装置,应用有以上任一所述的下饭斗结构,所述下饭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传动结构以及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结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经所述传动结构控制所述转轴转动进而控制所述接饭斗动作。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结构的称重台,所述称重台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所述重量感应装置与自动打饭机的主控板电连接。
12、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打饭机,应用有以上任一所述的下饭斗结构。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下饭斗结构的通过设置两个呈相对布设的接饭斗,形成具有上方开口的容纳腔,以接收自动打饭机中经打散后输出至接饭斗的米饭,进而自动打饭机可根据接饭斗内的米饭体积和/或重量进行输出,通过外部驱动使接饭斗基于转动结构转动从而打开容纳腔,使接饭斗内的米饭下落至容器内,本下饭斗结构的转动结构大致位置为第一接饭部和第二接饭部的衔接位置,第二接饭部的顶部尺寸大于第一接饭部顶部尺寸,使接饭斗的顶部能够匹配自动打饭机打散机构的输出端的尺寸,米饭经打散落入接饭斗由第二接饭部引导其落入第一接饭部内,外部驱动接饭斗基于转动结构转动时,第一接饭部向两侧移动,米饭由两第一接饭部底部之间的间隙落出至容器,第二接饭部向中间收拢,在保证了米饭的输出效率以及接饭的尺寸范围避免米饭漏出的同时,避免了接饭斗与自动打饭机的内壁产生干涉,进而合理利用其内部空间,有效提高打饭效率。
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一种下饭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对称分布的接饭斗(1),两个所述接饭斗(1)组合形成一具有上方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接饭斗(1)包括第一接饭部(11)和第二接饭部(12),所述接饭斗(1)的侧壁设置用于与外部驱动机构(3)连接的转动结构(13),所述转动结构(13)位于所述第一接饭部(11)的顶部外壁或第二接饭部(12)的底部外壁或第一接饭部(11)外壁和第二接饭部(12)外壁之间,所述第一接饭部(11)的顶部尺寸小于预设值,所述第一接饭部(11)的尺寸由顶部至底部逐渐缩小为零,所述第二接饭部(12)的底部尺寸与所述第一接饭部(11)的顶部尺寸匹配,所述第二接饭部(12)的顶部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接饭部(12)的底部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饭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饭斗(1)的边沿由所述第一接饭部(11)的顶部至所述第二接饭部(12)的顶部呈弧形过渡以与所述转动结构(13)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饭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饭斗(1)的边沿设置有配合边(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饭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边(14)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饭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饭部(11)的内壁设置有防粘凸起(15),多个所述防粘凸起(15)于所述第一接饭部(11)的内壁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饭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13)包括形成于所述接饭斗(1)的外壁表面的连接座以及平行所述接饭斗(1)的边沿开设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穿设转轴(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饭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配合凸起,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嵌设所述配合凸起的配合凹槽。
8.一种下饭装置,应用于自动打饭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下饭斗结构,所述下饭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3)、传动结构(4)以及转轴(2),所述转轴(2)与所述转动结构(13)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经所述传动结构(4)控制所述转轴(2)转动进而控制所述接饭斗(1)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结构(4)的称重台(5),所述称重台(5)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所述重量感应装置与自动打饭机的主控板电连接。
10.一种自动打饭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下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