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大扭矩正反箱。
背景技术:
1、正反向变速箱是一种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它能够通过切换齿轮之间的传动关系来实现正反向的动力输出,并且能够通过改变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传动比来实现变速变矩的。
2、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4004203u公开了一种可转换正反转的齿轮箱,其包括主动花键轴及活动连接在主动花键轴上的滑动齿轮,还包括传动轴a、传动轴b,传动轴a上设置有可以与滑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a,传动轴b上设置有可以与滑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b,主动花键轴正转时,滑动齿轮与传动齿轮a相啮合,主动花键轴反转时,滑动齿轮与传动轮b相啮合,进而实现齿轮箱的输出正反转向动作。
3、但是其设置仅通过电机的正反向转动来输出正反向动作,不能通过齿轮箱变换传动关系来实现正反转动作输出,在电机调节自身输出的转向时需要先将电机的转速降为零,然后再反向转动,反向转动的过程中还需要重新提速,降低了工作效率,且不能通过齿轮箱实现增大扭矩,适应性较差。
4、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增大输出扭矩且能够通过变换齿轮的传动关系来实现正反向动力输出的大扭矩正反箱。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大扭矩正反箱,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转动安装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固接有第一输入齿轮和第二输入齿轮;所述箱体上转动安装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所述第一换向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过桥轴,所述过桥轴上设置有过桥齿轮;所述第一输入齿轮和所述第二换向齿轮通过所述过桥齿轮啮合传动,以使所述第二换向齿轮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的转向相反;所述输出轴上止转配合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和所述第二换向齿轮之间且能够在所述输出轴上轴向滑动;所述第一换向齿轮上靠近所述输出齿轮的一侧面上同轴固接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二换向齿轮上靠近所述输出齿轮的一侧面上同轴固接有第二齿圈;所述输出齿轮在所述输出轴上滑动过程中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进而使第一齿圈或第二齿圈通过所述输出齿轮带动所述输出轴正反向转动。
4、进一步地,其还包括拨叉,所述拨叉上端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下端安装在所述输出齿轮上,通过所述拨叉摆动带动所述输出齿轮切换工作位置。
5、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方安装有手柄,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拨叉,通过所述手柄带动所述拨叉摆动。
6、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均为斜齿轮。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圈为外径一端大、一端小的圆台型齿圈;所述第一齿圈外径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固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圈为外径一端大、一端小的圆台型齿圈;所述第二齿圈外径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固接。
9、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箱体通过圆锥辊子轴承配合。
10、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1、1.通过切换输出齿轮的工作位置,进而输出正向转动动力或反向转动动力;输出齿轮与第一齿圈或第二齿圈啮合,输出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的直径,提高输出齿轮的强度以及提高输出扭矩。
12、2.输入轴与箱体通过圆锥辊子轴承配合,增大输出轴的承载能力。
13、3.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为外径一端大、一端小的圆台型齿圈,以提高第一齿圈的强度。
1.一种大扭矩正反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转动安装有输入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扭矩正反箱,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拨叉,所述拨叉上端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下端安装在所述输出齿轮上,通过所述拨叉摆动带动所述输出齿轮切换工作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扭矩正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方安装有手柄,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拨叉,通过所述手柄带动所述拨叉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大扭矩正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均为斜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扭矩正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为外径一端大、一端小的圆台型齿圈;所述第一齿圈外径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扭矩正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圈为外径一端大、一端小的圆台型齿圈;所述第二齿圈外径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扭矩正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箱体通过圆锥辊子轴承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