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1-30  38


本技术涉及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轮机本体通常包括转子、汽缸、隔板、轴承等结构。为了保证机组安全运行,避免产生过大热应力和热变形,亚临界及以上机汽轮机汽缸均采用双层或多层结构,双层缸即包括内缸与外缸。在机组大修过程中,为了进行汽封间隙调整、缸体检修、抽气管道检查等检修工作,需要将高压缸内下缸吊出。机组大修过程中,第一次高压内下缸起吊通常会很困难,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高压内下缸与抽汽口管道和高压疏水管道相连接,尤其是抽汽管道,连接方式为密封环连接,有较大紧力,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连接口会产生一定热变形。第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内下缸与外下缸之间的配合槽道会产生一层氧化铁。这两个原因为高压内下缸的起吊过程中垂直方向增加很大阻力,再加上高压内下缸自身重力,远远超出高压内下缸吊点和现场行车所能承受的安全受力极限。汽轮机检修施工现场中汽轮机高压内下缸不易起吊,耗时长,如果不采取其他方式辅助起吊,单靠吊点与行车配合很难将内缸吊出,并且由于受力较大,很容易发生起吊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包括:

3、传力机构,连接汽轮机高压内下缸;

4、施力机构,对传力机构施力,通过传力机构抬起汽轮机高压内下缸;

5、所述传力机构包括:支架和固定连接结构;

6、所述支架包括水平支撑板和竖直支撑板,所述竖直支撑板与所述水平支撑板连接;

7、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撑板上,并且穿过所述水平支撑板与汽轮机高压内下缸可拆卸地连接;

8、所述施力机构通过对所述竖直支撑板施力,带动所述水平支撑板和所述固定连接结构抬起汽轮机高压内下缸。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竖直支撑板包括:连接部和施力部;

10、所述水平支撑板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连接,并且水平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对齐;

11、所述施力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其中一端;

12、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施力部远离所述水平支撑板的顶部侧壁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侧壁对齐,靠近所述水平支撑板的底部侧壁高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侧壁。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架包括两块水平支撑板,两块所述水平支撑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板的两个表面上;

14、两块所述水平支撑板上均设有通孔。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传力机构包括两组所述固定连接结构,两组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水平支撑板上。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包括:空心圆筒和螺栓;

17、所述空心圆筒支撑在所述水平支撑板上,并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

18、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空心圆筒和所述通孔设置,所述螺栓的螺帽位于所述空心圆筒的端部外侧。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连接结构还包括:可调垫片,所述可调垫片设置在所述空心圆筒的端部。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施力机构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包括泵头和与所述泵头管路连接的液压泵;

21、所述泵头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板的底部侧壁下方。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包括:传力机构,连接汽轮机高压内下缸;施力机构,对传力机构施力,通过传力机构抬起汽轮机高压内下缸;传力机构包括:支架和固定连接结构;支架包括水平支撑板和竖直支撑板,竖直支撑板与水平支撑板连接;固定连接结构安装在水平支撑板上,并且穿过水平支撑板与汽轮机高压内下缸可拆卸地连接;施力机构通过对竖直支撑板施力,带动水平支撑板和固定连接结构抬起汽轮机高压内下缸。如此设置,可以使得通过施力机构对竖直支撑板施力,从而通过竖直支撑板带动水平支撑板和固定连接结构抬起高压内下缸,实现辅助起吊高压内下缸的作用,解决现有技术中起吊高压内下缸困难的问题。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竖直支撑板包括:连接部和施力部;水平支撑板与连接部的底部连接,并且水平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的两端对齐;施力部设置在连接部的其中一端;在竖直方向上,施力部远离水平支撑板的顶部侧壁与连接部的顶部侧壁对齐,靠近水平支撑板的底部侧壁高于连接部的底部侧壁。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施力部的底部与连接部的底部之间形成台阶,即施力部的底部与水平支撑板的水平延长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该间隙即可形成施力机构的安装空间,使得施力机构安装在该位置后既能够通过竖直支撑板进行施力,又不会对汽轮机高压内外下缸造成影响,有效减小安装空间,合理布置装置整体结构。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支架包括两块水平支撑板,两块水平支撑板对称设置在竖直支撑板的两个表面上;两块水平支撑板上均设有通孔。传力机构包括两组固定连接结构,两组固定连接结构分别安装在两个水平支撑板上。如此设置,可以使得通过两组对称安装在竖直支撑板两侧的两块水平支撑板上的固定连接结构对高压内下缸进行连接,使得连接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在辅助起吊高压内下缸时,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抓取,受力更加稳定牢靠。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固定连接结构包括:空心圆筒和螺栓;空心圆筒支撑在水平支撑板上,并与通孔同轴设置;螺栓的螺杆穿过空心圆筒和通孔设置,螺栓的螺帽位于空心圆筒的端部外侧。如此设置,可以使得通过旋拧螺栓使得通过螺杆与高压内下缸上的螺孔相互螺接,通过空心圆筒的布置可以使得整体传力机构的重心更稳,在受到施力机构的施力作用下,传力机构能够稳定地带动高压内下缸抬升,不会产生翻转偏移,保证高压内下缸的辅助起吊过程更加平稳顺利。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方便简单、安全可靠,出力效果十分明显,并且使用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压内下缸上的螺栓孔,从而选择施力位置。



技术特征:

1.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板(4)包括:连接部(5)和施力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两块水平支撑板(3),两块所述水平支撑板(3)对称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板(4)的两个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机构包括两组所述固定连接结构(2),两组所述固定连接结构(2)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水平支撑板(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结构(2)包括:空心圆筒(7)和螺栓(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结构(2)还包括:可调垫片(11),所述可调垫片(11)设置在所述空心圆筒(7)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机构为液压千斤顶(12),所述液压千斤顶(12)包括泵头(13)和与所述泵头(13)管路连接的液压泵(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高压内下缸起吊辅助装置,包括:传力机构,连接汽轮机高压内下缸;施力机构,对传力机构施力,通过传力机构抬起汽轮机高压内下缸;所述传力机构包括:支架和固定连接结构;所述支架包括水平支撑板和竖直支撑板,所述竖直支撑板与所述水平支撑板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撑板上,并且穿过所述水平支撑板与汽轮机高压内下缸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施力机构通过对所述竖直支撑板施力,带动所述水平支撑板和所述固定连接结构抬起汽轮机高压内下缸。本技术使用过程方便简单、安全可靠,出力效果十分明显,并且使用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压内下缸上的螺栓孔,从而选择施力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白玉标,张久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唐滨州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5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