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带肋底板、模板以及混凝土叠合楼板

专利2025-01-30  35


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带肋底板、模板以及混凝土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1、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其中预制板既是楼板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现浇层的永久性模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有预制带肋底板相较于普通预制板,其肋结构对预制板的刚度有较大的提升,而且整体性好,无需现场设置额外支撑,具有吊装、运输容易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现有的肋结构大多需要在肋上设置供横向钢筋穿过的孔洞,现浇层浇筑前,横向钢筋需要依次穿过各肋上的孔洞,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在各肋之间移动以将横向钢筋对准孔洞穿入,该过程影响钢筋网布设速度,导致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带肋底板,旨在改善现有预制带肋底板结构不利于现浇层横向钢筋布设,导致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3、一种预制带肋底板,包括底板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肋板,所述底板上等距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肋板凸设于所述底板的顶面并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所述肋板上设置有与各所述凹槽一一对应连通的连接槽,以使现浇层的混凝土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凹槽形成的连接通道连为一体;所述肋板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用以装设横向钢筋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朝向所述肋板的顶面,以使所述横向钢筋能够直接置入所述u型槽内限位。

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槽呈拱形,并沿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肋板设置。

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沿直线布设,所述连接槽的槽宽与所述凹槽的槽宽相同。

6、另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预制带肋底板的模板,包括用以成型所述底板的底模板以及用以成型所述肋板的肋模板,所述底模板包括基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槽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所述基板周缘布设,两相对置的第一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以装设所述槽板的第一槽,两相对置的第二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以装设所述肋模板的第二槽。

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肋模板包括盖板、肋侧板以及连接板,所述盖板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侧盖板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侧盖板之间的u型钢板;所述盖板置于两相对置的肋侧板之间,所述肋侧板的两端设有连接孔、上端均匀布设有u型孔、下端均匀布设有拱形孔;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肋侧板的两端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经由紧固件与所述连接孔锁紧限位,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抵设在所述第二槽上。

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槽板上对应各所述u型孔设置有拱形钢板。

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上凹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以与所述第二槽抵接限位,且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厚度相同。

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槽板两侧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槽的高度相同。

11、又提供一种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现浇混凝土层、纵向钢筋、横向钢筋以及如上所述的预制带肋底板,所述横向钢筋置于所述肋板的u型槽内,所述纵向钢筋分布于两肋板之间并与所述横向钢筋绑定形成钢筋网,所述现浇混凝土层覆盖在所述钢筋网上并与所述预制带肋底板连为一体。

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肋板的顶面与所述现浇混凝土层的顶面持平。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4、本申请通过在肋板顶部设置的多个u型槽,布筋时将横向筋沿u型槽的开口置入即可,无需一一穿过肋板上的空洞,方便操作,可提高布筋速度,进而提升施工效率。同时,u型槽与连接槽的设置打通了肋板与肋板之间的区域,使得现浇层的混凝土可以从肋板的顶端以及底端连通为整体,提高叠合楼板的强度。此外,凹槽的设置加强了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增大了叠合楼板的抗剪强度。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带肋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肋板,所述底板上等距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肋板凸设于所述底板的顶面并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所述肋板上设置有与各所述凹槽一一对应连通的连接槽,以使现浇层的混凝土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凹槽形成的连接通道连为一体;所述肋板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用以装设横向钢筋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朝向所述肋板的顶面,以使所述横向钢筋能够直接置入所述u型槽内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带肋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呈拱形,并沿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肋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带肋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直线布设,所述连接槽的槽宽与所述凹槽的槽宽相同。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带肋底板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成型所述底板的底模板以及用以成型所述肋板的肋模板,所述底模板包括基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槽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所述基板周缘布设,两相对置的第一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以装设所述槽板的第一槽,两相对置的第二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以装设所述肋模板的第二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带肋底板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模板包括盖板、肋侧板以及连接板,所述盖板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侧盖板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侧盖板之间的u型钢板;所述盖板置于两相对置的肋侧板之间,所述肋侧板的两端设有连接孔、上端均匀布设有u型孔、下端均匀布设有拱形孔;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肋侧板的两端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经由紧固件与所述连接孔锁紧限位,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抵设在所述第二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带肋底板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板上对应各所述u型孔设置有拱形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带肋底板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凹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以与所述第二槽抵接限位,且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厚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带肋底板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板两侧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槽的高度相同。

9.一种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混凝土层、纵向钢筋、横向钢筋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带肋底板,所述横向钢筋置于所述肋板的u型槽内,所述纵向钢筋分布于两肋板之间并与所述横向钢筋绑定形成钢筋网,所述现浇混凝土层覆盖在所述钢筋网上并与所述预制带肋底板连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的顶面与所述现浇混凝土层的顶面持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带肋底板、模板以及混凝土叠合楼板,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底板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肋板,所述底板上等距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肋板凸设于所述底板的顶面并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所述肋板上设置有与各所述凹槽一一对应连通的连接槽,以使现浇层的混凝土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凹槽形成的连接通道连为一体;所述肋板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用以装设横向钢筋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朝向所述肋板的顶面,以使所述横向钢筋能够直接置入所述U型槽内限位。从而改善现有预制带肋底板结构不利于现浇层横向钢筋布设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轩,胡红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侨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1124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5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