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铺边模,具体为一种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1、混凝土边模,就是一种对混凝土路面铺设时,通过板状物对混凝土的边缘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混凝土边缘出现摊开或者边缘不平整的情况,从而保证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和美观程度。
2、目前,现有技术,大部分的边模在对不同厚度的混凝土路面进行支撑时,因混凝土自重较大,在进行支撑时很容易将边模给推开,从而使得混凝土路面边缘不平整或厚薄不均,而边模的安装一般是通过螺丝进行固定,也较为麻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能够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卡接功能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3、盒体,所述盒体的内壁与套筒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柱,所述内柱的表面与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内柱的底面与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面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套筒的表面与联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卡块的上表面铰接,所述卡块的表面与盒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边模,所述边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齿。
6、优选的,所述边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表面与连杆的一端铰接,通过设置的连杆,可以根据边模内部混凝土的深度,来通过滑动滑动块与移动块,从而改变连杆的支撑角度和支撑高度,从而使得装置主体对内部的混凝土具有更强的支撑作用,从而避免混凝土因自重推动装置主体移动,从而使得混凝土的边界更加平整,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动块的上表面铰接,所述滑动块的表面与支撑板的内部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板材,所述板材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板材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端面与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簧片的另一端与板材的内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底面铰接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的表面与弧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通过设置的固定装置,可以通过按压套筒,使得套筒向下移动压缩弹簧,使得套筒内壁与内柱相互卡接,从而使得套筒通过联动杆将卡块挤出,使得卡块与固定齿或者齿条相互卡接,从而对装置主体进行固定,使得装置主体的固定较为方便,不需要人工重复拧螺丝进行安装。
11、(2)、该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通过设置的支撑板,将固定装置卡在齿条内时,向后拉动固定装置,便可将板材内部隐藏的固定器给解放出来,使得固定器的解放变得十分快速,提高工人的施工速度,增加支撑板的支撑能力。
1.一种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卡接功能的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2)的表面与联动杆(205)的一端铰接,所述联动杆(205)的另一端与卡块(206)的上表面铰接,所述卡块(206)的表面与盒体(201)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边模(101),所述边模(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齿(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1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03),所述移动块(103)的表面与连杆(104)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104)的另一端与滑动块(105)的上表面铰接,所述滑动块(105)的表面与支撑板(106)的内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6)包括板材(1061),所述板材(1061)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1065),所述板材(106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1062),所述齿条(1062)的端面与簧片(106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簧片(1063)的另一端与板材(1061)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铺设用边模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062)的底面铰接有固定器(1064),所述固定器(1064)的表面与弧形槽(1065)的内壁滑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