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盘组件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1  30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线盘组件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常规线盘的绕线方式为单侧绕线,受限于的工作电流和频率等工作参数的约束,此种线盘加热覆盖区为线盘在锅具的底部投影的区域,对于超出加热覆盖区的区域如锅壁位置无法进行有效加热,容易造成锅底热,而锅壁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线盘对锅具侧壁的加热效果,发明人想到的是,将每一匝线圈均绕制在支架或者磁条相对的两侧,改变磁场的方向,从而能够提高与锅具耦合后的加热高度,进而能够对锅具的侧壁进行有效的加热,但是,采用双侧绕线后,在实际对锅具进行加热时,上层绕线和下层绕线的电流方向相反,使得上下两层绕线的磁场方向相反,导致下层绕线产生的磁场会削弱上层绕线的磁场,从而使待加热件接受到的磁场减小,影响加热功率与加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盘组件和烹饪器具,旨在解决下层绕线所产生的磁场对上层绕线的干扰。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盘组件,包括:

4、支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呈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5、线圈单元,包括多匝线圈,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各匝所述线圈绕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所述支架的第二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段;以及,

6、磁性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和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之间。

7、可选地,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和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呈间隔设置。

8、可选地,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的之间的间距为d1,0.5mm≤d1≤10mm;和/或,

9、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的之间的间距为d2,0.5mm≤d2≤10mm。

10、可选地,所述磁性件在所述第一侧的投影面积与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在所述第一侧上的覆盖面积之比为a,a>0.1。

11、可选地,所述支架具有位于其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安装腔,所述磁性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12、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呈层叠设置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

13、所述磁性件夹设于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二分体之间。

14、可选地,所述磁性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d,0.3mm≤d≤50mm。

15、可选地,所述磁性件的材质设置为软磁材料。

16、可选地,所述软磁材料包括铁氧体或者纳米晶。

17、可选地,所述磁性件呈板状设置。

18、可选地,所述磁性件呈条状设置。

19、可选地,所述线圈单元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线圈单元沿着所述支架的周向布设;

20、所述磁性件包括多个磁条,所述多个磁条包括:

21、多个第一磁条,与所述多个线圈单元对应设置,所述多个第一磁条的两端首尾相连接;以及,

22、多个第二磁条,与所述多个线圈单元对应设置,且对应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磁条的外侧,所述多个第二磁条的两端朝向所述支架的边缘延伸设置。

23、可选地,每一所述磁条在所述第一侧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线段之间的夹角为ɑ,10°≤ɑ≤90°。

24、可选地,ɑ=90°。

25、可选地,所述第二磁条的端部设置有向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凸出设置的凸部。

2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线盘组件,所述线盘组件包括:支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呈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

27、线圈单元,包括多匝线圈,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各匝所述线圈绕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所述支架的第二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段;以及,

28、磁性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和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之间。

29、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产生的磁场用于与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的待加热件的底部耦合,且还用于与待加热件的侧围部耦合,以对待加热件的侧围部加热。

30、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线圈单元包括多匝线圈,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各匝所述线圈绕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所述支架的第二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段,磁性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和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之间,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共同构成工作侧线组,所述工作侧线组用以与加热容器对应,以对加热容器进行电磁加热,在工作时,所述工作侧线组对应加热容器设置,各个所述第一导线段在通以交流电流,以安倍定则来看,各个所述第一导线段所产生的磁感线向加热容器方向侧延伸,且各个所述第一导线段产生的磁感线自所述支架的中心的一侧朝向加热容器的方向延伸,然后向背离所述支架的中心的外沿延伸,以形成闭合磁场,如此,使得所述工作侧线组形成的磁场一方面向所述支架外沿延伸,以具有更宽的磁场区域,且向加热容器方向延伸以具有更高的磁场分布区域,从而在对加热容器加热时,能够对加热容器的底部更广的区域,且能够向加热容器的侧壁延伸,以对加热容器的侧部加热。在此基础上,所述磁性件的设置,由于其磁导率远大于空气,所述第二导线段朝向所述第一侧的磁感线会被所述磁性件吸引,所述第一导线段朝向所述第二侧的磁感线会被所述磁性件吸引,如此,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和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所产生的磁场不易相互影响,在通过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对锅具进行加热时,能够保证加热功率和加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和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呈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的之间的间距为d1,0.5mm≤d1≤10mm;和/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位于其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安装腔,所述磁性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呈层叠设置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为d,0.3mm≤d≤5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在所述第一侧的投影面积与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在所述第一侧上的覆盖面积之比为a,a>0.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的材质设置为软磁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材料包括铁氧体或者纳米晶。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呈板状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呈条状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单元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线圈单元沿着所述支架的周向布设;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磁条在所述第一侧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线段之间的夹角为ɑ,10°≤ɑ≤90°。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ɑ=90°。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条的端部设置有向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凸出设置的凸部。

16.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盘组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产生的磁场用于与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的待加热件的底部耦合,且还用于与待加热件的侧围部耦合,以对待加热件的侧围部加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线盘组件和烹饪器具,所述线盘组件包括支架、线圈单元和磁性件,所述支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呈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线圈单元包括多匝线圈,各匝所述线圈包括相互连接且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二导线段,各匝所述线圈绕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使得所述支架的第一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所述支架的第二侧具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线段;所述磁性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和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之间。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性件的设置,使得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和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所产生的磁场不易相互影响,在对锅具进行加热时,能够保证加热功率和加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鑫,高文祥,江太阳,吴慧民,莫业辉,彭志伟,苏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4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5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