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1  34


本技术属于铸件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


背景技术:

1、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铝合金做成板状,片状,多片状等,铝合金散热片压铸通过高压注射将熔融的铝合金充填到模具中,然后冷却凝固而成的制造工艺。该工艺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地塑造复杂的散热片结构,同时铝合金的导热性能优越,能够快速传递热量,提高散热效率。

2、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产品本身凹凸不平,是异形的表面,铝合金铸件因成型缩水后变形,手工校平难度较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针对铝合金铸件表面的异形结构,转动顶棒,调节顶棒的位置,上模座在下压的过程中通过上校平杆和下校平杆对铝合金铸件进行校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铝合金铸件,所述上模座安装有若干根上校平杆,所述下模座安装有若干根下校平杆,所述下校平杆和所述上校平杆一一对应,若干根所述上校平杆和若干根所述下校杆之间设有所述铝合金铸件;

3、若干根所述上校平杆和若干根所述下校平杆皆包括顶棒和固定杆,所述顶棒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所述上模座或下模座,上模座在下压的过程中通过上校平杆和下校平杆对铝合金铸件进行校平,提高校平效率;

4、所述下模座安装有定位杆,所述铝合金铸件设有与所述定位杆相对应的定位孔;

5、所述下模座安装有若干根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铝合金铸件的侧边以对铝合金铸件进行限位。

6、进一步的说,所述下模座安装有导向柱,所述上模座安装有与所述导向柱相匹配的导套,所述上模座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套连通。

7、进一步的说,所述下模座固定有若干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下模座的四个角。

8、进一步的说,若干根所述限位柱分别位于铝合金铸件的相邻两侧边。

9、进一步的说,所述铝合金铸件为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上表面设有散热翅片,所述上模座的上校平杆用于校平散热翅片。

10、进一步的说,所述顶棒与铝合金铸件相接触的表面设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硬度小于所述顶棒的硬度。

11、进一步的说,所述定位杆螺纹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外壁为倾斜面,且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向支撑套的中心倾斜。

12、进一步的说,所述支撑套下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所述支撑套的上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14、本实用新型的若干根上校平杆和若干根下校平杆皆包括顶棒和固定杆,顶棒螺纹连接于固定杆,下校平杆和上校平杆一一对应,若干根上校平杆和若干根下校杆之间设有铝合金铸件,针对铝合金铸件表面的异形结构,转动顶棒,调节顶棒的位置,上模座在下压的过程中通过上校平杆和下校平杆对铝合金铸件进行校平,提高校平效率;

15、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座安装有定位杆,铝合金铸件设有与定位杆相对应的定位孔,下模座安装有若干根限位柱,限位柱位于铝合金铸件的侧边,通过定位杆和限位柱的设置以对铝合金铸件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和铝合金铸件(3),所述上模座安装有若干根上校平杆(11),所述下模座安装有若干根下校平杆(21),所述下校平杆和所述上校平杆一一对应,若干根所述上校平杆和若干根所述下校平杆之间设有所述铝合金铸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安装有导向柱(24),所述上模座安装有与所述导向柱相匹配的导套(12),所述上模座设有导向孔(13),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套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固定有若干根限位杆(25),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下模座的四个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限位柱分别位于铝合金铸件的相邻两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铸件为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上表面设有散热翅片(32),所述上模座的上校平杆用于校平散热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棒与铝合金铸件相接触的表面设有一层缓冲层(41),所述缓冲层的硬度小于所述顶棒的硬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螺纹连接有支撑套(26),所述支撑套的外壁为倾斜面(261),且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向支撑套的中心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下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所述支撑套的上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铸件校平冲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铝合金铸件,所述上模座安装有若干根上校平杆,所述下模座安装有若干根下校平杆,所述下校平杆和所述上校平杆一一对应,若干根所述上校平杆和若干根所述下校杆之间设有所述铝合金铸件;若干根所述上校平杆和若干根所述下校平杆皆包括顶棒和固定杆,所述顶棒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所述上模座或下模座。本技术针对铝合金铸件表面的结构,转动顶棒,调节顶棒的位置,上模座在下压的过程中通过上校平杆和下校平杆对铝合金铸件进行校平。

技术研发人员:龙中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成源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5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5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