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等静压成型用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1  41


本技术涉及密封装置,具体为一种筒体等静压成型用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1、等静压成型是将待压试样置于高压容器中,利用液体介质不可压缩的性质和均匀传递压力的性质从各个方向对试样进行均匀加压,当液体介质通过压力泵注入压力容器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其压强大小不变且均匀地传递到各个方向。此时高压容器中的粉料在各个方向上受到的压力是均匀的和大小一致的。通过上述方法使瘠性粉料成型致密坯体的方法称为等静压法。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等静压成型模具的快速密封装置(申请号为:201922296193.0)包括高压油泵外箱和等静压机机体,高压油泵外箱和等静压机机体之间连接有油泵静压机连接管,且高压油泵外箱的前表面嵌入有油泵参数设置按钮,等静压机机体的顶端固定有转轮固定座,且等静压机机体的底端设置有高压油箱,转轮固定座的顶端卡合有螺纹杆升降斜齿齿轮,螺纹杆升降斜齿齿轮的底端设置有斜齿齿轮固定座,本实用新型通过斜齿齿轮驱动齿盘对物料成型高压缸进行快速密封,且斜齿齿轮驱动齿盘通过设置在等静压机机体一侧的齿盘手摇杆即可驱动,当提高高压缸密封螺纹杆时齿盘手摇杆不会随之进行提升,提升高压缸密封螺纹杆更快捷方便,实用性更强。

3、该技术方案通过齿轮齿盘的转动实现对高压缸的密封效果,当时该装置在使用时,没有设置可以夹持的结构,容易导致物体发生倾斜,进而影响物体的等静压成型效果,现有技术中,只是对筒体进行单层密封,容易出现密封间隙,导致密封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易发生倾斜和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筒体等静压成型用的密封装置,包括陶瓷筒体,所述陶瓷筒体的顶端固定套接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四个顶角处均设有夹紧结构;

3、调结构件,所述调结构件包括安装在陶瓷筒体顶部的密封圈和密封盖,所述密封圈和密封盖的内腔均固定套接有吊杆,所述吊杆的侧部设有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之间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底端安装有气缸。

4、可选地,所述夹紧结构包括设置在陶瓷筒体外围的四个夹板,四个所述夹板的一侧均与陶瓷筒体的外围相互贴合,四个所述夹板远离陶瓷筒体的一侧内腔转动套接有转动块。

5、可选地,所述夹紧结构还包括安装四个螺栓,四个所述螺栓的外围分别与外框架的四个顶角处相互螺纹转动套接,四个所述螺栓的一端分别与四个转动块远离夹板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

6、可选地,所述调结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支撑块的侧部固定安装在陶瓷筒体的外围,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与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顶端内腔固定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气缸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7、可选地,所述密封圈的外围安装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尺寸与陶瓷筒体的内腔尺寸相互适配。

8、可选地,所述吊杆的底端与密封圈的顶端内腔相互固定套接,所述吊杆的外围与密封盖的侧部内腔相互滑动套接,所述吊杆的顶端与第二转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9、可选地,所述第二转动板远离吊杆的一端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贯穿第二转动板的侧部并与第一转动板的一端侧部相互转动套接,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板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板的顶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将陶瓷筒体放入外框架的内腔,然后对螺栓进行调节,螺栓转动时会带动转动块进行转动,并带动四个夹板进行移动,从而调节夹板与筒体外围的夹持距离,进而对陶瓷筒体进行夹持固定,并可以防止陶瓷筒体发生倾斜,保证陶瓷筒体的垂直效果。

12、(2)通过设置密封圈和密封盖,在气缸和伸缩杆的作用下,可以带动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密封圈和橡胶圈进入陶瓷筒体的内腔,并对对陶瓷筒体的内腔进行密封,且由于密封盖和吊杆是相互滑动套接的,因此在密封圈下移的过程中,会使得密封盖始终位于陶瓷筒体的内腔顶端,进而对陶瓷筒体的顶端进行二次密封,从而增加对陶瓷筒体的密封效果,并且在完成等静压成型后,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可以带动密封圈和密封盖进行转动,从而方便对物料进行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筒体等静压成型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等静压成型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结构包括设置在陶瓷筒体(1)外围的四个夹板(8),四个所述夹板(8)的一侧均与陶瓷筒体(1)的外围相互贴合,四个所述夹板(8)远离陶瓷筒体(1)的一侧内腔转动套接有转动块(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体等静压成型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结构还包括安装四个螺栓(9),四个所述螺栓(9)的外围分别与外框架(2)的四个顶角处相互螺纹转动套接,四个所述螺栓(9)的一端分别与四个转动块(18)远离夹板(8)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等静压成型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结构件包括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杆(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3),所述支撑块(12)的侧部固定安装在陶瓷筒体(1)的外围,所述支撑块(12)的顶部与气缸(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的顶端内腔固定套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远离气缸(5)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等静压成型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的外围安装有橡胶圈(17),所述橡胶圈(17)的尺寸与陶瓷筒体(1)的内腔尺寸相互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等静压成型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6)的底端与密封圈(3)的顶端内腔相互固定套接,所述吊杆(16)的外围与密封盖(4)的侧部内腔相互滑动套接,所述吊杆(16)的顶端与第二转动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筒体等静压成型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板(15)远离吊杆(16)的一端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一转动杆(14),所述第一转动杆(14)的两端贯穿第二转动板(15)的侧部并与第一转动板(7)的一端侧部相互转动套接,所述第一转动板(7)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板(15)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4)的顶端与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板(7)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体等静压成型用的密封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固定套接有外框架,外框架的四个顶角处均设有夹紧结构,调结构件包括安装在筒体顶部的密封圈和密封盖,密封圈和密封盖的内腔均固定套接有吊杆,吊杆的侧部设有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之间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底端安装有气缸。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将陶瓷筒体放入外框架的内腔,然后对螺栓进行调节,螺栓转动时会带动转动块进行转动,并带动四个夹板进行移动,从而调节夹板与筒体外围的夹持距离,进而对陶瓷筒体进行夹持固定,并可以防止陶瓷筒体发生倾斜,保证陶瓷筒体的垂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杰,闫永杰,徐彬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三责精密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6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