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乳化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2  36


本申请涉及沥青生产,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乳化器。


背景技术:

1、乳化沥青主要由沥青、乳化剂、稳定剂和水等组分所组成。沥青是乳化沥青组成的最主要材料,沥青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乳化沥青的性能,乳化剂是乳化沥青形成的关键材料,其决定乳化沥青的质量,乳化沥青在施工过程中,稳定剂使乳液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2、而沥青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沥青乳化器,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819428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乳化装置,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内设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一侧开设有与反应釜内腔相通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内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插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在反应釜内腔的部分从左到右安装有搅拌扇叶和高速搅拌杆,所述机体外壳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转轴远离高速搅拌杆的一端穿过机体外壳的一侧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反应釜的下方设有转动辊,所述机体外壳的内侧壁对称安装有固定块和第二电机,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转动槽。该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搅拌扇叶和高速乳液剪切器在反应釜内剪切混合液体,进行对反应釜内液体的搅拌。

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该沥青乳化装置中不便于更大范围的搅动剪切,容易出现剪切死角,使得乳化效果不理想,导致均匀分散乳液颗粒效果差,严重影响了沥青的生产质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故而提出一种沥青乳化器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沥青乳化器,具备乳化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沥青乳化装置中的搅拌结构的剪切力度小、剪切不均匀,不便于进行充分的剪切搅拌乳化,使得反应釜内表面和四周的液体不能被很好的剪切分散,严重影响了沥青的生产效率,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2、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乳化器,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的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反应釜和固定安装于右侧所述固定板右侧的控制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对反应釜进行旋转处理的旋转机构,所述反应釜的外部设置有延伸至其内部的对沥青本体进行剪切乳化的剪切乳化机构;

3、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右侧所述固定板右侧的减速电机和转动连接于右侧所述固定板内部的第一转动轴,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右侧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反应釜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左侧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轴;

4、所述剪切乳化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反应釜顶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反应釜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5、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启动减速电机工作,减速电机工作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传动齿轮旋转与从动齿轮啮合带动第一转动轴旋转,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轴旋转从而带动反应釜进行旋转,通过控制器启动伺服电机工作,伺服电机工作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搅拌杆旋转,便于对反应釜内部的沥青本体进行剪切乳化处理,达到了乳化效果好的优点;通过控制器启动加热管工作,便于对反应釜内部的沥青本体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设置限位杆,提高了反应釜旋转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下料管,便于对反应釜内部的沥青本体进行下料控制,达到了实用性强的优点。

6、进一步,所述减速电机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与右侧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的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与固定板为螺栓固定。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电机架,便于对减速电机进行安装与检修。

8、进一步,所述减速电机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防护罩,所述电机防护罩的内径与减速电机的外径相适配。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电机防护罩,提高了减速电机的防护效果。

10、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均为实心的圆柱体,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呈左右对称分布于反应釜的外部。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便于带动反应釜进行旋转处理。

12、进一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反应釜的内部,所述反应釜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转轴相适配的轴承。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轴承,便于转轴进行旋转。

14、进一步,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七个,七个所述搅拌杆呈等距分布于转轴的外部。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搅拌杆,便于对反应釜本体内部的沥青本体进行乳化剪切搅拌处理。

16、进一步,所述反应釜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板内部的限位杆,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滑槽,所述限位杆与滑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限位杆,提高了反应釜旋转时的稳定性。

18、进一步,所述反应釜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下料管。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器启动加热管工作,便于对反应釜内部的沥青本体进行加热处理。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沥青乳化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该沥青乳化器,通过控制器启动减速电机工作,减速电机工作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传动齿轮旋转与从动齿轮啮合带动第一转动轴旋转,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轴旋转从而带动反应釜进行旋转,通过控制器启动伺服电机工作,伺服电机工作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搅拌杆旋转,便于对反应釜内部的沥青本体进行剪切乳化处理,达到了乳化效果好的优点。

22、2、该沥青乳化器,通过控制器启动加热管工作,便于对反应釜内部的沥青本体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设置限位杆,提高了反应釜旋转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下料管,便于对反应釜内部的沥青本体进行下料控制,达到了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乳化器,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的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板(2)、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的反应釜(3)和固定安装于右侧所述固定板(2)右侧的控制器(1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对反应釜(3)进行旋转处理的旋转机构(4),所述反应釜(3)的外部设置有延伸至其内部的对沥青本体进行剪切乳化的剪切乳化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4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与右侧所述固定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的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与固定板(2)为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4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防护罩,所述电机防护罩的内径与减速电机(41)的外径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44)与第二转动轴(45)均为实心的圆柱体,所述第二转动轴(45)与第一转动轴(44)呈左右对称分布于反应釜(3)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2)转动连接于反应釜(3)的内部,所述反应釜(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转轴(52)相适配的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53)的数量为七个,七个所述搅拌杆(53)呈等距分布于转轴(52)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板(2)内部的限位杆(8),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杆(8)相适配的滑槽,所述限位杆(8)与滑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6),所述反应釜(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7),所述反应釜(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下料管(9)。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沥青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沥青乳化器,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的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反应釜和固定安装于右侧所述固定板右侧的控制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对反应釜进行旋转处理的旋转机构,所述反应釜的外部设置有延伸至其内部的对沥青本体进行剪切乳化的剪切乳化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右侧所述固定板右侧的减速电机。该沥青乳化器,通过控制器启动减速电机工作,传动齿轮旋转与从动齿轮啮合带动第一转动轴旋转,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二转动轴旋转从而带动反应釜进行旋转,便于对反应釜内部的沥青本体进行剪切乳化处理,达到了乳化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臻庆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4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6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