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2  46


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研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1、随着各种家用电器的增多,各种发热对象都需要配备对应的散热装置对发热对象进行散热。而当发热对象的散热装置布置的数量过少或布置不合理时,都会导致发热对象工作产生的热能不能充分散发,影响发热对象的工作效率。而受限于部分发热对象在设计时留给散热装置的空间,导致散热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可能由于安装空间有限导致需要降低散热装置的数量,进而导致发热对象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风扇,旨在解决受限于部分发热对象在设计时留给散热装置的空间,导致散热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可能由于安装空间有限导致需要降低散热装置的数量,进而导致发热对象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风扇,用于给发热对象散热,所述散热风扇包括:

3、扇叶模块和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电路控制模块与所述扇叶模块电性连接;

4、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通风孔,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电路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扇叶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扇叶模块的扇叶位于所述通风孔内;

5、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吸附件,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收纳槽内并与所述壳体可抽拉连接,所述吸附件的一侧面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吸附件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磁铁,用于吸附在所述发热对象上。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和所述扇叶模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壳体的侧壁位于两个通风孔之间的部分设有凹陷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应开设有所述通风孔,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散热孔,所述散热风扇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片位于所述散热孔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风速选择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风速选择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扇叶模块电性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控制模块还包括温度测量单元和温度选择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和所述温度测量单元和温度选择单元电性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控制模块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控制模块还包括电压转换单元,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扇叶模块。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预设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还连接所述扇叶模块,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扇叶模块包括叶片和电机,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电机包括输入端和接地端,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单元还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电机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风扇,用于给发热对象散热,散热风扇包括至少一个扇叶模块、电路控制模块、壳体和吸附组件。电路控制模块与扇叶模块电性连接;壳体具有通风孔,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扇叶模块设置在壳体上,扇叶模块的扇叶位于通风孔内;吸附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吸附件,支撑杆设于收纳槽内并与壳体可抽拉连接,吸附件的一侧面与支撑杆的一端部转动连接,吸附件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磁铁,用于吸附在发热对象上。进而通过抽拉支撑杆并转动吸附件,能够调整散热风扇壳体的角度,使得散热风扇能更灵活地吸附在发热对象上,确保发热对象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去以避免发热对象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用于给发热对象散热,所述散热风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和所述扇叶模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壳体的侧壁位于两个通风孔之间的部分设有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应开设有所述通风孔,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散热孔,所述散热风扇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片位于所述散热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风速选择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风速选择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扇叶模块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模块还包括温度测量单元和温度选择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和所述温度测量单元和温度选择单元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模块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模块还包括电压转换单元,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扇叶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预设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还连接所述扇叶模块,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模块包括叶片和电机,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电机包括输入端和接地端,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单元还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电机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风扇,用于给发热对象散热,散热风扇包括至少一个扇叶模块、电路控制模块、壳体和吸附组件。电路控制模块与扇叶模块电性连接;壳体具有通风孔,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收纳槽,扇叶模块设置在壳体上,扇叶模块的扇叶位于通风孔内;吸附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吸附件,支撑杆设于收纳槽内并与壳体可抽拉连接,吸附件的一侧面与支撑杆的一端部转动连接,吸附件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磁铁,用于吸附在发热对象上。进而通过抽拉支撑杆并转动吸附件,能够调整散热风扇壳体的角度,使得散热风扇能更灵活地吸附在发热对象上,确保发热对象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去以避免发热对象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萧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正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2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6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