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机电耦合,具体为一种机电耦合结构。
背景技术:
1、国内汽车的保有量正在不断增加,随着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国家三阶段汽车燃油消耗要求的全面实施,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而传统内燃机技术已高度成熟,进一步节能的空间不大但难度却大。因此,为进一步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汽车混合动力技术值得高度重视。
2、专利申请号cn202020123917.1公开的一种机电耦合结构,包括电机和变速器,电机转轴是空心转轴,空套在变速器输出轴上,通过离合机构控制电机转轴和变速器输出轴是否形成传动,变速器输出轴从电机另一侧穿出;
3、上述耦合结构在工作过程中,若变速器卡住,从动轴瞬间停止,两个轴之间采用硬连接方式连接,电机轴会被卡住旋转,导致驱动电机因过载而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电耦合结构,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带动多个强磁条一形成的磁极组动作,既而使得强磁条二与强磁条一间磁极相互配合,形成磁场软连接结构,带动变速器转动,当变速器被卡住时,从动轴瞬间停止,两个轴之间通过磁场软连接,电机轴会继续旋转,这样就能避免驱动电机因过载而烧毁。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机电耦合结构,其包括:
5、作为支撑基座的底座;
6、电机结构,连接于底座上,包括置于底座顶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电机轴,电机轴端部设置连接座,连接座外侧连接多组强磁条一;
7、变速器结构,置于底座上,与电机结构呈对称设置,包括安装于底座顶部的变速器,变速器连接端连接安装座,安装座内侧开设有嵌槽,嵌槽内卡装嵌座,嵌座内侧连接多组强磁条二。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电耦合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强磁条一沿连接座外侧呈环形等距排列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电耦合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强磁条二与强磁条一一一对应设置,以形成磁场软连接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电耦合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顶部呈线性等距连接多组缓冲器,缓冲器对应驱动电机及变速器底部连接,缓冲器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电耦合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嵌槽内侧呈环形等距开设多个卡槽,嵌座外侧一体成型连接有与卡槽卡装配合的卡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带动多个强磁条一形成的磁极组动作,既而使得强磁条二与强磁条一间磁极相互配合,形成磁场软连接结构,带动变速器转动,当变速器被卡住时,从动轴瞬间停止,两个轴之间通过磁场软连接,电机轴会继续旋转,这样就能避免驱动电机因过载而烧毁。
1.一种机电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强磁条一(220)沿连接座(211a)外侧呈环形等距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磁条二(340)与强磁条一(220)一一对应设置,以形成磁场软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顶部呈线性等距连接多组缓冲器(110),缓冲器(110)对应驱动电机(210)及变速器(310)底部连接,缓冲器(110)外侧套设有缓冲弹簧(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320)内侧呈环形等距开设多个卡槽(321),嵌座(330)外侧一体成型连接有与卡槽(321)卡装配合的卡座(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