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和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光伏组件的边框为光伏组件提供一定的机械强度,用于抵抗实际应用环境下的各种风压雪载等自然环境问题。通常光伏组件的边框和光伏主体通过胶粘结在一起。
2、相关技术中,在光伏组件的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胶连接边框和光伏主体,然而,胶易被光伏主体挤压到光伏主体的表面,从而降低了光伏组件的美观性,也会影响光伏主体的光电转换,且需要增加人力来清洁光伏主体表面的胶,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避免了胶溢出到光伏组件的表面,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美观性,降低了清洁成本,也提高了光伏组件的使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第一边框的光伏组件。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包括:第一边框主体;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相连,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边框主体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光伏组件的光伏本体适于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间隔设置的止抵部和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止抵部位于所述凸起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一侧,所述止抵部和所述凸起部均朝向所述安装空间所在一侧延伸,所述止抵部的自由端凸出于所述凸起部的自由端,所述止抵部的自由端适于与所述光伏本体的侧面止抵,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止抵部之间限定出至少一个溢胶槽。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第一边框的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方便。当第一边框用于光伏组件时,避免了胶从止抵部和光伏本体之间溢出到光伏本体的表面,从而既避免了污染生产线,又减少了人力清洁胶,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也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美观性。此外,便于灰尘沿光伏本体表面和止抵部的上表面滑落到光伏组件外,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自清洁能力,有利于保持光伏本体表面的清洁度,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提高了光伏组件的使用性能。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止抵部的自由端端面凸出于所述凸起部的自由端端面的距离为d1,其中,所述d1满足:0.3mm≤d1≤1.5mm。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止抵部的自由端端面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平面。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所述止抵部的邻近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一侧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止抵部的邻近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一侧表面的倾斜角度为α,其中,所述α满足:10°≤α≤30°。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所述凸起部朝向远离第一边框主体的方向倾斜延伸。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夹角为β,其中,所述β满足:30°≤β≤60°。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部适于与所述光伏本体的侧面间隔设置,所述凸起部的自由端端面与所述光伏本体的侧面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2,其中,所述d2满足:0.3mm≤d2≤1.5mm。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边框本体的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止抵部之间限定出多个所述溢胶槽。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面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排布,所述凹槽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面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齿状结构,多个所述齿状结构沿所述第一边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多个所述凹槽;多个所述齿状结构包括第一齿状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齿状结构,所述第一齿状结构为多个所述齿状结构中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距离最远的一个,所述第一齿状结构构成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壁,所述第二齿状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齿状结构之间,所述第一齿状结构与所述止抵部在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齿状结构与所述止抵部在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齿状结构和所述第二齿状结构在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差为h,其中,所述h满足:0.3mm≤h≤1.0mm。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本体;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所述光伏本体的边缘配合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安装空间。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边框位于所述光伏本体的短边侧。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伏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和所述第一边框沿所述光伏本体的周向相邻排布,所述第二边框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二边框主体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边框主体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光伏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边框的一侧适于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沿所述第二边框主体的高度方向的远离所述第二边框主体的一端覆盖所述光伏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边框主体的一侧表面。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抵部的自由端端面凸出于所述凸起部的自由端端面的距离为d1,其中,所述d1满足:0.3mm≤d1≤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抵部的自由端端面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所述止抵部的邻近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一侧表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止抵部的邻近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一侧表面的倾斜角度为α,其中,所述α满足:10°≤α≤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所述凸起部朝向远离第一边框主体的方向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夹角为β,其中,所述β满足:30°≤β≤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适于与所述光伏本体的侧面间隔设置,所述凸起部的自由端端面与所述光伏本体的侧面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2,其中,所述d2满足:0.3mm≤d2≤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边框本体的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止抵部之间限定出多个所述溢胶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面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向排布,所述凹槽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面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齿状结构,多个所述齿状结构沿所述第一边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多个所述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状结构和所述第二齿状结构在所述第一边框主体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差为h,其中,所述h满足:0.3mm≤h≤1.0mm。
13.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位于所述光伏本体的短边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