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管线施工,尤其是一种既有地下管线施工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地下管线是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施工期间难免会遇到既有的地下管线,当既有地下管线既无法拆除又无法移动时,原位保护就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难题。管线在土体扰动下会发生移动变形,易发生破坏以及其他安全隐患,同时会对施工及周围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为了提高施工期间既有地下管线的安全性,施工前需采用合适的措施及做法,确保施工期间及施工后地下管线的安全稳固。
2、根据专利搜索结果显示,关于“地下管线保护”做法的专利数量较多,各有特点。其中“一种沉降自动补偿的跨基坑地下管线保护施工方法及系统”专利号cn 112962613 b,可自动监测管线沉降位移,能够有效解决受保护管线持续沉降的问题,可实现管线精细化保护;“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专利号cn 218118877 u,其在管线下方水平布置正反紧扣密排的槽钢,槽钢的槽内焊接注浆钢管,通过注浆钢管进行注浆来固结土体、挤密槽钢间的缝隙,做到了管线与隧道拱顶的有效隔离,防止拱顶土体坍塌、沉陷而导致管线破坏、隧道涌水等现象的发生;“一种地下管线保护装置”专利号cn 217935021 u,该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磁铁、第二磁铁、限位板、压杆、防护板、滑杆、滑套、弹簧、控制壳、调节轮、弹性片、活动板和连接杆,解决了现有地下管线保护装置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该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具备防护效果好的优点;类似专利较多,大多具有设备复杂,施工步骤繁琐等特点,对于施工的快捷性及方便性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既有地下管线施工保护结构,利用立柱、槽钢横梁、垫板(钢板、木板等)形成支撑结构、垫板上设置限位卡件对地下管线进行固定,进而确保地下管线在施工期间稳固、安全。
2、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3、一种既有地下管线施工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地下管线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埋深大于所述地下管线的埋深,在两侧的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立柱上焊接有槽钢横梁,所述垫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槽钢横梁连接,所述垫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地下管线的管径相吻合适配的限位卡件。
4、所述槽钢横梁的一部分与所述立柱焊接并具有支撑所述垫板的支撑面。
5、两侧的所述立柱上的所述槽钢横梁位于同侧位置。
6、所述限位卡件为突出于所述垫板表面的两块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形成一限位槽,所述地下管线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7、以同一断面内两侧的所述立柱为一组,沿所述地下管线的敷设方向间隔布置有若干组所述立柱,同侧的若干立柱之间通过所述槽钢横梁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每组立柱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垫板及限位卡件。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9、(1)施工工艺简单,快捷高效;
10、(2)构造合理,能够显著减小既有地下管线的位移;
11、(3)投入成本较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一种既有地下管线施工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地下管线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埋深大于所述地下管线的埋深,在两侧的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立柱上焊接有槽钢横梁,所述垫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槽钢横梁连接,所述垫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地下管线的管径相吻合适配的限位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管线施工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横梁的一部分与所述立柱焊接并具有支撑所述垫板的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管线施工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立柱上的所述槽钢横梁位于同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管线施工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件为突出于所述垫板表面的两块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形成一限位槽,所述地下管线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地下管线施工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以同一断面内两侧的所述立柱为一组,沿所述地下管线的敷设方向间隔布置有若干组所述立柱,同侧的若干立柱之间通过所述槽钢横梁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每组立柱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垫板及限位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