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焙烧炉设备,具体为一种焙烧炉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敞开式焙烧炉的尾气主要成分是n2、o2、co2、水蒸气及小部分污染物。污染物如:nox、so、焦油、粉尘等。
2、对于一些敞开式焙烧炉小型设备的尾气处理,一般采用简单的冷却后排放,由于对尾气处理的装置的冷却效率差,很多时候排放出来的尾气都没有冷却到位,没能将尾气中的污染物完全的去除,而排出到外界。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焙烧炉尾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3、一种焙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一级过滤箱、过滤插板、二级过滤箱、导流板、延长管道、冷却循环管和辅助沉降罐;所述一级过滤箱内竖直插设有过滤插板,所述一级过滤箱通过钢管和所述二级过滤箱连通,在所述二级过滤箱靠近所述钢管的一侧固定有导流板,所述二级过滤箱内注入有氨水,所述导流板的底端置于氨水内,所述二级过滤箱的顶部竖直设置有延长管道,在所述延长管道的外壁设有冷却循环管,所述延长管道的顶端和辅助沉降罐的底端连接。
4、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箱的一端设有尾气输入管,在所述尾气输入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一级过滤箱的一侧竖直表面安装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安装有把手。
5、优选的,所述过滤插板呈“u”形,其对称的两个竖板表面均开设有滤孔,两个所述竖板置于所述一级过滤箱中,所述过滤插板顶部固定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一级过滤箱的外侧上表面。
6、优选的,所述二级过滤箱上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7、优选的,所述氨水的高度不超过所述钢管的最低位置。
8、优选的,所述冷却循环管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9、优选的,所述辅助沉降罐上设置有出气管。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焙烧炉尾气先通过一级过滤箱过滤掉尾气中含有的焦油、粉尘;接着通过二级过滤箱的氨水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最后通过延长管道和冷却循环管对水蒸气进行冷却回流,最终将剩余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排放。
1.一种焙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过滤箱(1)、过滤插板(2)、二级过滤箱(3)、导流板(4)、延长管道(5)、冷却循环管(6)和辅助沉降罐(7);所述一级过滤箱(1)内竖直插设有过滤插板(2),所述一级过滤箱(1)通过钢管和所述二级过滤箱(3)连通,在所述二级过滤箱(3)靠近所述钢管的一侧固定有导流板(4),所述二级过滤箱(3)内注入有氨水,所述导流板(4)的底端置于氨水内,所述二级过滤箱(3)的顶部竖直设置有延长管道(5),在所述延长管道(5)的外壁设有冷却循环管(6),所述延长管道(5)的顶端和辅助沉降罐(7)的底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焙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箱(1)的一端设有尾气输入管(1.1),在所述尾气输入管(1.1)上设置有阀门,所述一级过滤箱(1)的一侧竖直表面安装有密封门(1.2),所述密封门(1.2)上安装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焙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插板(2)呈“u”形,其对称的两个竖板(2.1)表面均开设有滤孔,两个所述竖板(2.1)置于所述一级过滤箱(1)中,所述过滤插板(2)顶部固定有密封垫(2.2),所述密封垫(2.2)位于所述一级过滤箱(1)的外侧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焙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过滤箱(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液管(3.1)和排液管(3.2),所述进液管(3.1)和排液管(3.2)上均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焙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的高度不超过所述钢管的最低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焙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管(6)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进液口(6.1)和出液口(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焙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沉降罐(7)上设置有出气管(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