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叠合板生产,例如涉及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叠合板成型加工后需要将成型托板进行翻转,进行卸料操作。相关技术(公开号:cn216470617u)中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包括两个底座。两个底座之间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的内部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设有夹持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箱体左侧的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旋转机构还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箱体内壁左侧的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第二转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旋转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箱体内壁右侧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第三转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
2、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其通过电动推杆对两侧的夹持机构的间距进行调节,以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叠合板进行夹持固定。但是,受电动推杆本身结构的影响,会导致装置的紧凑性较差,提高了装置的空间占用。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以降低装置的空间占用。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包括:支撑板;直线滑台,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移动板,连接于所述直线滑台的移动端;第一支座,安装于所述移动板;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安装于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支座和所述直线滑台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第二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互相重合;安装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相对一端;拇指气缸,分别安装于两侧所述安装板,两侧所述拇指气缸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中的一个可受控转动,以使所述拇指气缸翻转。
4、可选地,还包括:电机,安装于所述移动板;主动带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转动端;从而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皮带,安装于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其中,所述主动带轮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从动带轮的直径尺寸。
5、可选地,还包括:垫块,安装于所述支撑板;导轨,安装于所述垫块;滑块,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导轨;其中,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导轨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直线滑台的移动端的运动方向相同。
6、可选地,还包括:夹持板,分别连接于每个所述拇指气缸的移动端,且连接于同一所述拇指气缸的移动端的所述夹持板相对设置。
7、可选地,还包括:基座,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基座和所述直线滑台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8、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一转轴之间。
9、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钢丝挡圈,卡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且与所述第一轴承相抵;和/或,第二钢丝挡圈,卡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且与所述第一轴承相抵。
10、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
11、可选地,还包括:第三钢丝挡圈,卡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且与所述第二轴承相抵;和/或,第四钢丝挡圈,卡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且与所述第二轴承相抵。
1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包括支撑板、直线滑台、移动板、第一支座、第一转轴、第二支座、第二转轴、安装板和拇指气缸。支撑板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直线滑台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支撑板,用于提供驱动力。移动板连接于直线滑台的移动端,在直线滑台的驱动下,移动板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支座安装于移动板,用于支撑安装可转动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支座,能够相对于第一支座做旋转运动。第二支座安装于支撑板,用于支撑安装可转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二支座,能够相对于第二支座做旋转运动。安装板分别连接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相对一端,分别用于支撑安装拇指气缸。拇指气缸分别安装于两侧安装板,两侧拇指气缸相对设置,分别用于夹持叠合板的两侧。其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中的一个可受控转动,以使拇指气缸翻转,进而带动叠合板翻转。
14、使用过程中,控制直线滑台工作,即可带动移动板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移动。最终即可改变两侧拇指气缸的间距,以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叠合板进行夹持固定。当叠合板被夹持于两侧的拇指气缸后,在外力的驱动力,即可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中的做旋转运动,并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中的另一个随之做旋转运动。进而使两侧的安装板同步转动,最终两侧的拇指气缸同步转动,进而完成叠合板的翻转工作。并且,采用直线滑台作为动力源的设计,可以提高装置各零部件间的紧凑性,进而降低装置的空间占用。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1.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生产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