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空气炸锅具有补湿组件,且补湿组件经常设置在上机芯,然而当水路管道破裂,其水或蒸汽流到电连接线束的连接处或者电器元件上,可能会引起短路,甚至可能出现触电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空气炸锅,所述空气炸锅通过将补湿组件和加热组件分隔开以避免水汽流到加热组件引起短路或触电等安全隐患,提高空气炸锅的安全性。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限定出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隔板,以将所述安装腔划分为底部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补湿组件,所述补湿组件包括第一补湿接口,所述第一补湿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接口,所述第一电路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腔。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隔板将安装腔分给第一腔和第二腔,以将补湿组件和加热组件分隔开,减少补湿组件和加热组件之间的影响,避免补湿组件的蒸汽或水流到加热组件而引起短路或用户触电等安全风险,从而提高空气炸锅的安全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形成有相对的两个安装面,其中一个所述安装面设置有第二补湿接口,并位于所述第一腔,另一个所述安装面设置有第二电路接口。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湿接口与所述第二补湿接口连接;和/或所述第一电路接口与所述第二电路接口分别电控板电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用于连接烹饪管道的第三补湿接口,所述第三补湿接口与所述第二补湿接口通过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其中,所述烹饪管道用于向空气炸锅的烹饪腔内输送水,和/或蒸汽。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湿组件包括水箱、水箱接口、第一管道、第一水泵接口、水泵、第二水泵接口、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水箱接口以及第一水泵接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水泵接口,另一端为所述第一补湿接口;至少所述第一水泵接口、所述第二水泵接口位于所述第一腔。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以及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一腔。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湿组件还包括止漏阀,所述止漏阀包括第一止漏阀接口以及第二止漏阀接口,两者分别连接所述水箱接口以及第一管道,至少所述第二止漏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腔。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包括:第一板段,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第一板段环绕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以使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内。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且下方安装有所述隔板。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正对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位置形成有避空槽。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形成有相对的两个安装面,其中一个所述安装面设置有第二补湿接口,并位于所述第一腔,另一个所述安装面设置有第二电路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湿接口与所述第二补湿接口连接;和/或所述第一电路接口与所述第二电路接口分别电控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用于连接烹饪管道的第三补湿接口,所述第三补湿接口与所述第二补湿接口通过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其中,所述烹饪管道用于向空气炸锅的烹饪腔内输送水,和/或蒸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湿组件包括水箱、水箱接口、第一管道、第一水泵接口、水泵、第二水泵接口、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水箱接口以及第一水泵接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水泵接口,另一端为所述第一补湿接口;至少所述第一水泵接口、所述第二水泵接口位于所述第一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以及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一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湿组件还包括止漏阀,所述止漏阀包括第一止漏阀接口以及第二止漏阀接口,两者分别连接所述水箱接口以及第一管道,至少所述第二止漏阀接口位于所述第一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第一板段,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第一板段环绕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以使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且下方安装有所述隔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正对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位置形成有避空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