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灌注桩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7  50


本技术涉及浇筑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灌注桩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1、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尺寸深度为300—400cm之间,直径为30cm左右,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打桩法,将带有活瓣式桩尖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靴的钢套管沉入土中,然后边浇筑混凝土,或先在管内放入钢筋笼,边锤击或振动,边拔管而成的桩,同时,对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应注意泥浆护壁的情况,避免出现塌孔等问题。在浇筑完成后,要进行相应的养护工作,以保证桩的强度和稳定性。

2、但是灌注桩在进行灌注混凝土时,由于灌注桩较深以及内部埋设有钢筋笼,因此在灌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气泡,因此需要工人进行手工振捣,减少气泡,但是这种方式较繁琐,而且操作不当会有危险,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于是在此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灌注桩浇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灌注桩浇筑装置,可在进行灌注桩灌注混凝土时,同时自动进行内部振捣,并且可使振捣机横向运动对灌注桩内部充分振捣,减少气泡,提高灌注质量,可减少工人工作负担。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便于组装的灌注桩浇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安装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平移板,所述平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且齿板与齿轮之间相啮合,所述安装座的外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平移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板,且滑板与滑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振捣机,所述振捣机的一侧安装有振捣管,且振捣管被振捣机带动进行振捣运动,所述振捣管可在振捣机内部进行收放。

4、所述驱动电机的数量为三组并呈对称排布。

5、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浇筑管,且浇筑管位于安装座的正下方。

6、所述装置主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数量为四组并呈阵列排布。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与齿板相啮合,控制平移板升降,从而带动振捣机横向运动,从而在进行灌注桩灌注混凝土时,将振捣管伸入灌注桩内,进行振捣,并且可使振捣机横向运动对灌注桩内部充分振捣,即可达到在进行灌注桩灌注混凝土时,同时自动进行内部振捣,减少气泡,提高灌注质量,可减少工人工作负担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组装的灌注桩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5),所述安装座(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平移板(6),所述平移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7),且齿板(7)与齿轮(5)之间相啮合,所述安装座(2)的外部开设有滑槽(8),所述平移板(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板(9),且滑板(9)与滑槽(8)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滑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振捣机(12),所述振捣机(12)的一侧安装有振捣管(13),且振捣管(13)被振捣机(12)带动进行振捣运动,所述振捣管(13)可在振捣机(12)内部进行收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灌注桩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的数量为三组并呈对称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灌注桩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浇筑管(14),且浇筑管(14)位于安装座(2)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灌注桩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16),且安装孔(16)的数量为四组并呈阵列排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灌注桩浇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安装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平移板,平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板,安装座的外部开设有滑槽,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振捣机,振捣机的一侧安装有振捣管。该装置通过控制平移板升降,从而带动振捣机横向运动,从而在进行灌注桩灌注混凝土时,可将振捣管伸入灌注桩内进行振捣,并且可使振捣机横向运动对灌注桩内部充分振捣,减少气泡,提高灌注质量,可减少工人工作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董宸希,苟华,闫安,陈希名,吴伟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阜新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5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8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