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7  40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轮毂加工,具体是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1、轮毂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可以对汽车的全部重量进行承载、支撑,轮毂的质量关乎汽车的行驶安全,其中铝合金轮毂因其良好的承载性能被广泛应用,同时,为了提高铝合金轮毂的防锈性能,需要使用到喷涂装置对铝合金轮毂的表面进行喷涂加工,从而延长铝合金轮毂的使用寿命。

2、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号为cn21239707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铝合金轮毂加工用的喷涂装置,包括操作箱、喷枪、喷涂结构、固定套、摇杆、传动带、传动轮、转轴、第一齿轮、放置座、第二齿轮和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摇杆的摇动可以同时的用于喷涂的喷枪以及待喷涂的轮毂进行驱动,当摇杆转动时,使得喷枪会缓缓向操作箱中部移动,另一方面,摇杆的转动会通过传动带以及传动轮驱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的另一端通过两只齿轮最终驱动用于放置轮毂的放置座进行转动,结合放置座与喷枪的同时运动,使得喷枪会以螺旋状相对待喷涂的轮毂进行运动,由于螺旋状的喷涂方式,使喷涂的过程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喷涂不均的情况,同时由于避免了人工直接操作,提高喷涂效率与质量。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4、现有技术的装置在喷涂过程中,通常只能对轮毂外端的表面进行喷涂,而不方便在侧面进行喷涂。

5、现有技术的装置在对铝合金轮毂进行喷涂时,不便于对铝合金轮毂的中心孔进行密封防护,喷涂过程中可能导致涂料附着在中心孔中,影响后续与汽车部件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影响铝合金轮毂的加工品质。

6、现有技术的装置在喷涂之后需要长时间摆放使得涂料干化,不能及时对喷涂好的轮毂表面的涂料进行烘干,不便于对轮毂的另一面进行喷涂,需要等喷涂的涂料干燥后,才能翻转轮毂至另一面进行喷涂工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不仅能便于同时对轮毂外端表面和侧面进行喷涂以及对轮毂的中心孔进行密封防护,还能在喷涂的同时进行烘干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喷涂装置,包括箱体、密封玻璃门、驱动电机、转轴、密封结构、夹持结构、喷涂结构、烘干结构、过滤结构和轮毂;

3、所述密封玻璃门设于箱体前端表面,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箱体内部底部,所述转轴设于驱动电机顶部,所述密封结构设于转轴顶部,所述夹持结构设于密封结构外表面,所述喷涂结构设于箱体内部顶部的一侧,所述烘干结构设于箱体内部远离喷涂结构的一侧,所述过滤结构设于箱体内部靠近喷涂结构的一侧,所述轮毂设于夹持结构顶部。

4、进一步,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于转轴顶部中间位置,所述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台,所述转动台顶部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立柱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套,所述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滑动套内壁的顶部,所述滑动套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弹性气囊,所述滑动套顶部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转动台内部底部设于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和立柱之间设有四个储气囊,所述储气囊底部靠近立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气软管,所述导气软管顶部固定连接于弹性气囊内部。

5、进一步,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杆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贯穿于转动台的内壁,所述横杆与凹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横杆远离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夹持块,所述l型夹持块远离横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

6、进一步,所述喷涂结构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于箱体内部顶部的一侧,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涂料箱,所述涂料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涂料泵,所述涂料泵的输出端贯穿于升降板底部并固定连接有l型喷涂架,所述l型喷涂架靠近转轴的内侧等距安装有若干个喷头。

7、进一步,所述烘干结构包括热风机,所述热风机固定连接于箱体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箱体内壁靠近热风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吹风板,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吹风板,所述吹风板表面设有若干个出风孔。

8、进一步,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于箱体靠近电动伸缩杆的一侧,所述出气管贯穿于箱体内壁,所述出气管内壁靠近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所述出气管内壁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滤芯,所述出气管内壁远离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0、本实用新型上设置了驱动电机、转轴和喷涂结构,通过l型喷涂架、电动伸缩杆、升降板、涂料箱和涂料泵的配合使用,在喷涂的时候会形成l状的直角喷涂区域,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轮毂旋转,使喷涂过程更加均匀,从而使得轮毂顶部表面和侧面都可以喷到,提高了喷涂的效率;

11、本实用新型上设置了密封结构和夹持结构,通过将铝合金轮毂的中心孔对准立柱,然后将轮毂摆放于压板的上方,此时压板在轮毂的重力作用下带动连接杆沿立柱进行滑动,并挤压储气囊,使得储气囊中的气体进入弹性气囊中,使得弹性气囊发生弹性形变,并对中心孔进行密封,避免涂料附着在中心孔表面,防止影响铝合金轮毂安装的稳定性;

12、本实用新型上设置了驱动电机、烘干结构和过滤结构,通过热风机将热风通过吹风板从出风孔吹出,从而加速轮毂表面的涂料的烘干程度,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轮毂转动,在喷涂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烘干,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排风扇、滤芯、过滤网的配合使用,使得排风扇增加箱体内部空气流通的速度,可使烘干时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过滤芯和过滤网进行过滤,避免有毒气体排出时污染空气和危害员工的身体健康。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密封玻璃门(2)、驱动电机(3)、转轴(4)、密封结构(5)、夹持结构(6)、喷涂结构(7)、烘干结构(8)、过滤结构(9)和轮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5)包括立柱(51),所述立柱(51)固定连接于转轴(4)顶部中间位置,所述转轴(4)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台(57),所述转动台(57)顶部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立柱(51)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套(52),所述立柱(51)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53),所述弹簧一(53)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滑动套(52)内壁的顶部,所述滑动套(52)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弹性气囊(54),所述滑动套(52)顶部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压板(55),所述压板(55)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6),所述转动台(57)内部底部设于凹槽(571),所述凹槽(571)内壁和立柱(51)之间设有四个储气囊(58),所述储气囊(58)底部靠近立柱(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气软管(59),所述导气软管(59)顶部固定连接于弹性气囊(54)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6)包括支撑杆(61),所述支撑杆(6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杆(56)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杆(6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横杆(62),所述横杆(62)贯穿于转动台(57)的内壁,所述横杆(62)与凹槽(57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63),所述横杆(62)远离凹槽(5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夹持块(64),所述l型夹持块(64)远离横杆(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结构(7)包括电动伸缩杆(71),所述电动伸缩杆(71)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部顶部的一侧,所述电动伸缩杆(71)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72),所述升降板(7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涂料箱(73),所述涂料箱(7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涂料泵(74),所述涂料泵(74)的输出端贯穿于升降板(72)底部并固定连接有l型喷涂架(75),所述l型喷涂架(75)靠近转轴(4)的内侧等距安装有若干个喷头(7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结构(8)包括热风机(81),所述热风机(81)固定连接于箱体(1)远离电动伸缩杆(71)的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箱体(1)内壁靠近热风机(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吹风板(82),所述热风机(8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吹风板(82),所述吹风板(82)表面设有若干个出风孔(8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9)包括出气管(91),所述出气管(91)固定连接于箱体(1)靠近电动伸缩杆(71)的一侧,所述出气管(91)贯穿于箱体(1)内壁,所述出气管(91)内壁靠近电动伸缩杆(71)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92),所述出气管(91)内壁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滤芯(93),所述出气管(91)内壁远离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喷涂装置,包括箱体、密封玻璃门、驱动电机、转轴、密封结构、夹持结构、喷涂结构、烘干结构、过滤结构和轮毂;密封玻璃门设于箱体前端表面,驱动电机设于箱体内部底部,转轴设于驱动电机顶部,密封结构设于转轴顶部,夹持结构设于密封结构外表面,喷涂结构设于箱体内部顶部的一侧,烘干结构设于箱体内部远离喷涂结构的一侧,过滤结构设于箱体内部靠近喷涂结构的一侧,轮毂设于夹持结构顶部。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不仅能便于同时对轮毂外端表面和侧面进行喷涂以及对轮毂的中心孔进行密封防护,还能在喷涂的同时进行烘干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王文杰,邵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格莱德通用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5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8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