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维护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8  37


本技术涉及立体车库,具体涉及方便维护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立体车库行业发展迅速,最具有代表性的立体车库类型是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此类车库占据的市场份额较重,为广大用户解决了停车难的根本性问题。然而,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是安全及运行稳定,为了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电控箱的日后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2、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电控箱的日后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是排查线路比较明确方便。然而,在现有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电控箱与现场各个信号开关的接线用的都是普通的接线端子,载车板上每个电气元件都需要单独用一根接线电缆连接到接线端子的一端,接线端子另一端通过相应的接线电缆与电控箱内的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由此可知,这种普通的接线端子占用空间大,所需接线电缆数量多,在接线以及电控箱日后维护保养的过程中使用不方便,也不明确,导致技术人员日后排查线路时较为困难,增加了维护保养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的接线端子占用空间大,所需接线电缆数量多,在接线和电控箱日后维护保养的过程中使用不方便,不明确,导致日后排查线路较困难,维护保养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而提供方便维护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方便维护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包括电控箱和n个载车板;所述电控箱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所述载车板至少为两层;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特殊之处在于:

4、还包括2n个插拔式接线端子和n个接线电缆;

5、所述插拔式接线端子包括公头和母头;其中n个母头分别设置在n个载车板的顶层上且一侧与相应载车板顶层上的元器件连接,其余n个母头设置在电控箱上且一侧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2n个公头分别连接在n个接线电缆的两端;所述接线电缆通过公头分别与载车板顶层上的母头、电控箱上的母头一一对应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公头上设置有9个针脚;所述母头上设置有分别与9个针脚相适配的9个针孔。

7、进一步地,所述9个针孔的定义分别为上极限信号、下限信号、松链信号、防坠落信号、空、上极限信号公共端、下限信号公共端、松链信号公共端、防坠落信号公共端。

8、进一步地,所述载车板为两层;

9、所述其余n个母头呈矩阵式排列设置在电控箱的底板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相邻母头的间距为2cm~3c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方便维护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该车库中的插拔式接线端子占用空间小,所需接线电缆数量少,节约了成本,在接线时使用方便且明确,由于插拔式接线端子一一对应连接,所以在电控箱日后维护保养时方便查找且插拔即可,节约了维护保养成本和时间成本。

13、2、本实用新型中的插拔式接线端子可以根据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的每个载车板所需要的信号进行分块接线,形成模块化连接,即每个载车板通过一根接线电缆与电控箱连接,与普通的接线端子相比,这种模块化接线更有利于日后故障的排查,为维护人员提供了很大方便,并且布线相对传统布线美观。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维护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包括电控箱(1)和n个载车板(2);所述电控箱(1)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所述载车板(2)至少为两层;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维护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便维护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方便维护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便维护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方便维护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能解决现有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接线端子占空间,需较多接线电缆,在接线和电控箱日后维护保养过程中不方便,不明确,导致日后排查线路困难,维护成本和时间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车库包括电控箱、N个载车板、2N个插拔式接线端子和N个接线电缆,电控箱包括可编程控制器,载车板至少两层,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插拔式接线端子包括公头和母头,N个母头分别设置在N个载车板顶层上且一侧与相应载车板顶层上的元器件连接,其余N个母头设置在电控箱上且一侧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2N个公头分别连接在N个接线电缆两端,接线电缆通过公头分别与载车板顶层上的母头、电控箱上的母头一一对应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飞,吴东刚,杨宝华,冯小隆,程婷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隆翔停车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5961.html

最新回复(0)